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不同史料对禄东赞的记录,根据上述史料可以推断出(       
史料出处
“初,太宗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藩”《旧唐书·吐蕃传》
“丙辰,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以请婚,上许以文成公主妻之”《资治通鉴》
《步辇图》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

A.《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年间唐王朝与吐蕃的和亲事件
B.历史文献与图片史料丰富多元可直接还原历史现实
C.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与西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D.都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一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唐朝中、后期与西域交通线路变化示意图。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A.和吐蕃关系有所改善B.中央集权的削弱
C.与西方对外贸易受阻D.交通工具的改进
2022-05-24更新 | 593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唐玄宗时,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皆以少数民族身份出任节度使;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代皇帝,备受厚遇;著名才女上官婉儿深得武则天信任,参决政务。这表明,唐朝(       
A.儒家思想被动摇B.社会阶层流动性较强
C.政权具有包容性D.中原文化向边疆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便桥会盟图》(局部),描写了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渭水上的便桥定盟的历史故事。画面有狂奔的马队、惊险的马上杂技、激烈的马球表演。该作品
A.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靡B.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C.展现了体育外交的魅力D.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5 . 如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2022-04-09更新 | 1240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后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朝设立的羁縻州府(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见于记载的有856个,其数量远超历代,它们主要统辖于单于、安北、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大都护府。唐朝羁縻州府的设立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
C.推动了民族融合D.创新了边疆地区的治理模式
2022-03-29更新 | 74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唐朝和印度、波斯、大食、希腊、罗马等国的艺术交流中,无论是乐舞、百戏,还是雕塑、绘画,都以输入为主,输出较少;而在与东亚的朝鲜半岛三国、日本进行艺术交流时,以输出为主,输入较少。这反映出唐朝
A.艺术交流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B.居于世界文化体系的中心
C.中外艺术交流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D.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2022-03-25更新 | 35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8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2019年7月)中强调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地区

考古发现

吐鲁番

出土文书“贞观十九年(645年)行兵请赐物牒”,钤(盖)“安西都护之印”
出土“永淳元年(682年)高昌县申太平乡贮粮状”,钤“高昌县之印”
出土“蒲昌县注定户等申州状”,钤“蒲昌县之印”;还出土钤有“天山”“柳中”等县印的文书多件
发掘出张礼臣(唐将帅)墓,其中官方文书,署有史、参军判仓曹、博士摄录事参军、参事等职事名称
出土开元三年(715年)《西州营名籍》,记西州营八队,每队五伙,每伙六驮,至陇西执行运输任务,有押官、“人”(采骑官)
出土宝应元年(762年)《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出土《高昌县牒上安西都护府为曹禄山诉李绍谨辞》,所申“借贷不还事”,涉及不同民族和地区
出土《伊吾军屯田残籍》载:“廿亩种麦”,“用水渠灌溉”等,钤“伊吾军之印”
发掘出唐代有默书题记和朱、墨篆印的布绢,涉及今河南、陕西、湖北诸省区

库车

出土唐建中钱、中字钱、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及莲纹砖、陶瓦等

轮台

发掘出唐代屯田城,内有大熔铁炉、唐朝钱币等

焉者

发现几处唐代屯址,如“唐五城”“陆式铺古城”,皆有屯军仓库、地窑、农具、粮食及唐代铜钱等遗物

——摘编自周泓《从考古资料看汉唐两朝对古代新疆的管辖经营》


表格呈现了新疆部分地区唐代的考古发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疆地区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8-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唐王朝利用军事优势构筑了基于羁縻统治形式的庞大帝国。羁縻州又称为“蕃州”,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在羁縻体系下,羁縻各州名义上是以“州、县”划分属民或属部,实际仍维持原有的部落组织习惯,各羁縻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羁縻州只是形式上接受政府管辖的非正式州、县,故与朝廷直辖的“正州”有着本质的区别。

——摘编自杨军《羁縻体制与古代边疆》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时,面对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唐太宗采取了不同的民族政策。他通过军事征伐大败突厥并使之内附,平定吐谷浑并助其复国,平定高昌、焉耆及在西域具有较大影响的龟兹,“龟兹平,西域震骇”。同时与吐蕃通过和亲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相处,并设置一系列的都督府,由少数民族各部酋长对本族进行统治,这使得统一稳定的局面基本上形成。……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虽也是处于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一种羁縻政策,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但它不是限制,而是有意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给予少数民族首领以优待,封官进爵,并且给予其部族以优惠的安置,进而削弱民族隔阂,最终实现同化的目的;同时通过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在民族交往中实现多元发展。

——摘编自田小飞、王延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民族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