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贞观十六年,原凉州都督郭孝恪任安西都护兼西州(今吐鲁番地区)刺史,其在西州进行户籍登记等工作,史称“高昌旧民与镇兵及谪徙者杂居西州,孝恪推诚抚御,咸得其欢心”。这反映了唐代(     
A.对西域的有效治理B.边疆形势的紧张
C.文化的开放与包容D.民族交融的局面
2023-05-29更新 | 43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钱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据此推断,辽东地区(     
A.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B.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
C.从唐代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D.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
2023-05-27更新 | 680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的唐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这表明唐朝(     

诗人

作品

诗句

王维

《出塞作》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陈陶

《陇西行四首》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元稹

《估客乐》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A.推行华夷一家民族政策B.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C.处理民族关系方式多元D.强化对周边民族的控制
2023-05-26更新 | 924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内涵的形成与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周时起,“中国”就是中华各族先民心中的权力中心,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地,是王朝国家的代名词,是祖国的承载体。理解了“中国”如此深邃的政治含义,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一词虽然没有成为某一民族或某一政权所独有的专有名词,但是各民族都可以自称“中国”,所以才会有宋人的“中国”、契丹的“中国”、西夏的“中国”和金人的“中国”等各个民族的“中国;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

----李克建《清朝前期的“中国”认同:从“中国”的内涵展开分析》

材料二   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教授有一个提法,汉、唐的大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就是说,在元朝以前“小中国”是常态,元朝之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

----选自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内涵形成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说明元朝“大中国”时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023-05-2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发现,南诏纪年文物如碑刻、经卷、塔砖、石窟题记、铁柱等,多使用南诏自建年号,但与唐朝官方交往时却刻意使用唐朝年号以掩饰自建年号,导致其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据此可知(     
A.藩属体系有政治约束作用B.中央与民族政权长期对峙
C.少数民族依附于中央政权D.中原文化领先于边疆文化
2023-05-08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     
A.“四书”地位逐渐上升B.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
C.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D.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伊吾军上西庭支度使牒为申报应纳北庭粮米事》是目前较为完整记载东天山伊吾军屯田收获情况的一件文书,记载了伊吾军屯田收获情况:伊吾军每年纳给北庭粮4000石、伊州仓197石、自留3646石。由此可推知(     
A.屯田为唐朝经营西域奠定物质基础B.天山地区从唐朝开始属于国家管辖
C.节度使的设置为唐朝衰亡埋下隐患D.文书史料是研究边疆史的主要资料
8 . 读图,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其依据是唐代(     

   

A.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
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
9 .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类第二类
(新罗真兴王)二十五年(564年)遣使北齐朝贡。二十六年(565年)春二月北齐武成皇帝诏:以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三年(562年)……是岁,高丽、靺鞨、新罗并遣使朝贡。……(四年)二月甲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七

真平王(新罗真平王)四十三年(621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贡方物。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常侍庾文素来聘,赐以玺画及书屏风,锦彩三百段。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唐高祖)武德四年,(新罗)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自此朝贡不绝。

一《旧唐书》卷一九九上

材料二   6世纪初、新罗加快接受中华文化的步伐,实行郡县制、官制、舆服制、谥法、年号、律令,使文物典章基本完备。(到唐朝时期,新罗王朝)完全接受了中华文物典章制度,衣冠、朝廷制度(执牙笏、贺正)年号,皆从唐朝制度,在国家文物典章方面完全中华化,完全儒家化。正如《三国史记》作者所论“新罗一意事中国”者耶!

——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载《学术交流》2001年第4


(1)辨析材料一中的史料,指出据此能够确认的事实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析这一阶段中国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有不少来自胡人系统。但这些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不以冠缨在念”,例如,曲信则“少便静默,敦阅诗书”“时荣屏绝,事研精释典”,安令节“出京兆礼教之门,雅好儒业”。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B.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形成
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D.“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
2023-04-23更新 | 42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