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通典》记载,唐初大理地区“颇解阴阳历数……以十二月为岁首”。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这一变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安定
2 . “鸿胪井刻石”位于旅顺黄金山下,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唐代刻石之一。关于此石的最早记载见于《辽东志》:“井上石刻有‘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凿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造’。凡三十一字”。这可用于研究唐代(     
A.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B.军事部署和军队慰问
C.政府赈灾和民间救助D.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史籍中关于唐朝胡饼的部分记载,据此推论正确的是(       

记载

图片

客曰:饥。靖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之。

——[唐]王谠《唐语林》

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胡饼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唐]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史籍记载的史料价值较低B.唐朝胡饼满足了民众的需要
C.胡饼成为唐人的重要食物D.胡饼是唐代民族交融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成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A.文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B.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
C.先进文明强大的吸引力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2023-03-10更新 | 11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伊吾军上西庭支度使牒为申报应纳北庭粮米事》是目前较为完整记载东天山伊吾军屯田收获情况的一件文书,记载了伊吾军屯田收获情况:伊吾军每年纳给北庭粮4000石、伊州仓197石、自留3646石。由此可推知(     
A.屯田为唐朝经营西域奠定物质基础B.天山地区从唐朝开始属于国家管辖
C.节度使的设置为唐朝衰亡埋下隐患D.文书史料是研究边疆史的主要资料
6 . 随着渤海政权的不断发展,唐朝在渤海国设立羁縻府州,唐渤交流密切,加上渤海积极开展对日交往,因此尽管渤海国自身未能保留下文献记载,但是在唐朝和日本文献中留下了相对丰富的记录。特别是唐幽州行军司马张建章出使渤海后根据见闻写了《渤海国记》,相关内容为《新唐书·渤海传》吸纳,为我们保留了大量渤海鼎盛时期的制度、文化记录。与此同时,由于文献史料较为有限,有关渤海国都城建制、结构功能、文化特征等层面还需依靠考古材料加以深层揭示。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与文献的互证才能确证史实
B.私人撰述的史料价值往往高于正史
C.边疆史疑难问题的最终解决须经考古
D.历史研究需审视多类型史料的价值
2023-05-22更新 | 63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文馆词林》(贞观年中巡抚高昌诏)记载:“高昌(属今新疆吐鲁番)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甿(外地迁来的百姓),咸出中国。自因隔绝,多历年所,朕往岁出师,应时克定,所以置立州县,同之诸夏。而彼土黎庶,具识朕心,并变夷俗服习王化,家慕礼让之风,人事农桑之业。联爱养苍生,无隔新旧,引领西顾,嘉叹良深。宜遣五品一人,驰驿往西州,宣扬朝旨,慰劳百姓。……彼州所有官田,并分给旧官人首望及百姓等。”

——摘编自王恩春《从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看唐朝对西域的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对西域的治理举措。
(2)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对材料中唐太宗某一治理举措予以简要评析。
2023-12-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整理了唐代部分西北少数民族首领墓志的相关记载(如下表)。这反映出(     
少数民族首领相关记载
阿史那毗伽特勤知中国有圣,乃率部帐,翻然改图,弃韦毳于遐庭,归礼让之淳化
阿葛罗雁山之苗,狼水之胤,惠然从化,珮我唐印
裴沙墓志解其辫,削其衽,慕礼乐,袭衣冠,常躬勤边隅,功不自伐,仍於恋阙下,忠不敢忘
俾失十囊作镇西土,观光北阙,藩屏天子
A.唐朝政府对边疆实现直接管理B.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民族交流主要发生在文化领域D.周边国家开始学习唐朝制度
2023-12-15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青桐鸣联考2024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朝前期设立都护府,将边疆民族纳入管辖.维护边境安全。《旧唐书》记载:贞观十六年,突厥咄陆可汗“自恃其强,专擅西域,遣兵寇伊州(今哈密市)。”如图所示,这一时期,唐朝派兵还击突厥军队的都护府位于(     

A.①B.②C.③D.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据【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2023-04-07更新 | 53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