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 道试题
1 . 唐蕃长庆元年(821年)缔结盟约,其中指出:“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境,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今社稷叶同如一、为此大和。”这一盟约(     
A.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B.增进了唐朝与西域的联系
C.反映了唐蕃团结友好的愿望D.消除了吐蕃与唐朝的纷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在南部边疆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边疆治理的措施。
2023-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如下图,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示中原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其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方式?

材料一如下图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形势困



(2)阅读材料二完成填空;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受到了哪些威胁,并用史实举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

材料二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2023-12-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4 . 唐朝蕃将普遍改写谱系、祖籍。李楷固本为契丹人,但自称是李陵后人;安兴贵本为西域胡族,却与轩辕氏搭上关系;吐谷浑王慕容氏是鲜卑人无疑,却攀上射日英雄后羿。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态、思想渐起变化,洞悉儒家教化,崇尚忠君爱国,讲究孝道文雅。这种现象说明
       
A.中华的观念得到认同B.少数民族加速封建化
C.各民族接受儒家思想D.唐朝民族政策开放
2023-12-05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唐朝与周边民族或地区交往表(部分)。由此可知,唐朝能和边疆各民族实现“和同为一家”的原因是(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

粟末靺羯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能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B.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昌盛
C.民族政策开明,措施灵活得当D.唐朝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 . 唐初统治者的地位获得了北方游牧势力的承认,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这标志着他已获得中原和草原势力明确的尊奉。这体现出当时(     )
A.唐王朝的强大B.唐朝直接管辖边疆
C.唐蕃关系和睦D.各民族文化的趋同
2023-11-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是(     
A.空海B.玄奘C.法显D.鉴真
2023-11-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出现于(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023-11-2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9 . 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指出:交替的“胡化”与“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度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意在说明魏晋以来(     
A.民族融合促进官僚政治的成熟B.民族融合加速门阀政治的衰落
C.民族融合奠定隋唐统一的基础D.北魏孝文帝改革重视移风易俗
2023-11-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唐朝中央而言,各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须经中央册命,给予“玄鱼金符”或“印章袍带”才能取得统治本族的合法权力,并以其为征发信符。都督、刺史死亡,或年迈体衰不能视事,其后嗣亦须经唐中央“下诏册立”。各羁縻府州间发生纷争,唐中央直接干预,而府州则须听命处置。对不同族间的诉讼,要按国家法律审理。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反叛和谋逆活动,更是依国家法律严厉处置。朝廷制有专玺“天子信宝”,以征发“蕃国”之兵。各羁縻府州也有义务助兵中央。平高昌的唐兵中,有突厥、契莎数万骑。讨伐安史叛乱,回纥兵更是功不可没。各羁縻府州须定期奉献“贡赋”。

——摘编自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政府“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场,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太平兴国四年,宋出兵攻辽,互市“罢不与通”。雍熙三年(986年),宋再次主动出击失败,端拱元年(988年),宋辽双方通好,宋廷诏“许边疆互相市易”。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子谅祚扰边,宋示谕“要以违约则罢和市,自此始定”。金灭辽后,宋方虽于盱眙军、光州、安丰军、随州、襄阳府、天水军等地置榷场与之互市,但随着双方关系的变化,互市时断时续。

——摘编自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民族政策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设立互市的原因及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