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 道试题
1 . 唐时,都护府“掌所统诸蕃慰抚、征讨、斥候,安辑蕃人及诸赏罚,叙录勋功,总判府事”。 由此可知,唐都护府(     
A.主要负责督查少数民族政权B.具有军事与民政双重功能
C.推动了中原和边疆经济交流D.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贞观初年,唐朝灭东突厥汗国后,将突厥降户安置在西起灵州(今宁夏吴忠)、东至幽州(今北京)的沿长城地段,并在该地区实施羁縻府州体制,仍以原来的首领充任府州都督等,他们有觐见皇帝、贡赋版籍的义务,但实际事务归政府掌握。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唐朝因地制宜的地方管理政策B.旨在推动突厥族的封建化进程
C.呈现出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趋势D.便利于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
3 . 《通典》记载,唐初大理地区“颇解阴阳历数……以十二月为岁首”。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这一变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安定
4 . 《太平广记》记载,(唐)裴玄静“幼而聪慧,母教以诗书,皆诵之不忘”。《旧唐书》载:“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同时,唐代酒肆的经营者大多是妇女,如“洛阳郭大娘者,居毓财里,以当垆为业”。这些可用于说明唐朝时期(     
A.民族交流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B.平民妇女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增加
C.社会风气的相对开放和经济的发展D.科举制的普及提高了庶族阶层的素质
2024-02-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许倬云说,“中国皇朝,向来以汉、唐为最重要的时代。……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大成。”以下塑造唐朝“大成”的史实,与结论匹配恰当的是(     
史实结论
A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B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管理边疆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
C《大唐开元礼》中国古代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D常骏出航到达赤土国对外关系空前发展
A.AB.BC.CD.D
6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三: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纪、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2024-02-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他“逐渐构想出一个宏伟的二元帝国,将传统的‘天子’称号体现出的中国统治与对突厥的支配相结合,标志就是‘天可汗’的新头衔”。作出这一贡献的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24-02-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青海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14年交河故城(位于今吐鲁番以西)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贞观年间,唐王朝曾在此设立(     
A.渤海国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
2024-01-30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知识背默大赛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史上,游牧民族与固守丛林的山地民族一起构成的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展开了文化之争、领土之争、统治之争、政治之争以及直接的战争。在这一过程中(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
C.华夏认同不断增强D.各族同源共祖观念产生
10 . 【中华文明与文化自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请选取中国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围绕“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29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