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14年交河故城(位于今吐鲁番以西)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贞观年间,唐王朝曾在此设立(     
A.渤海国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
2024-01-30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C.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D.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
2024-01-29更新 | 139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五莲县、诸城市、安丘市、兰山区四县区2022届高三过程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排演《圣寿乐》时,在舞蹈中巧妙地变换16次队形,变出“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这16个字。在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欢送会庆典上,唐中宗令皇宫马球队与吐蕃使者进行马球比赛。据此可推知唐代(     
A.宫廷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B.与域外经济文化联系频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艺术体育具有一定政治性
4 . 帏帽原为游牧民族防风沙用的实用型帽子,网帷垂至颈部,传到中原地区后成为贵族妇女出游的时尚性装束。朝廷曾禁止这种风尚,但越禁止越风行,以至“则天之后,帏帽大行”。唐玄宗时期,帏帽被网帷尽去、靓妆露面的胡帽所取代。这一现象(     
A.体现了服饰演变艺术性趋势B.威胁了国家政权的稳定
C.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胡化进程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边疆管理概况

时期史实
汉朝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唐朝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640年,唐太宗派兵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东北的靺鞨族䊍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材料二   秦汉王朝开创了全国统一的先河,隋唐王朝疆域的开拓扩大了中原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实现了“华戎同轨”“冠带百蛮,车书万里”,宋、辽、金之际,汉族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意识,各族人民克服了战争造成的种种困难,内地和边疆的开发与交流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边疆管理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加强边疆管理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给中原王朝的治理造成很大困难。由于西北与京师长安的唇亡齿寒的关系,故历代中原王朝总是小心翼翼地治理。隋唐时浓厚的胡汉交融的社会和家庭氛围弱化了夷狄观念。唐高祖即位后下诏“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怀柔远人,义在羁縻”。

——王红武《隋唐西北羁縻制研究》

材料二   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简而言之,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重点笼络其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

——张传玺《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在西北地区实行的民族管理政策,并归纳影响该政策制定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统治者在西北还实行过哪些政策或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藏地区的管理为例,谈谈你对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基本原则的认识并以史实说明。
7 . 《新唐书》共225卷,有8卷记载的是“北狄”“东夷”“西域”“南蛮”等海内外民族历史,尤其提及:“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有(       
①设置羁縻府州   ②实行行省制度   ③战争、和亲、册封   ④推行“改土归流”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4-01-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土河”是唐代的一种军事侦察方式,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近年,某遗址出土了一件被认为是体现该侦察方式的纸质文书。此文书最有可能出土于(       
A.四川绵竹剑门关遗址B.广东广州“蕃坊”遗址
C.新疆尉犁沙堆烽遗址D.陕西西安“西市”遗址
9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史料一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摘自《贞观政要》

史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摘自《新唐书·地理志》

(1)史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2)据史料二,概括唐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024-01-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艺术班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泼寒胡戏原是一种西域的风俗性乐舞。在寒冬季节,表演者面戴兽具赤膊结队而舞,互相泼水投泥,以求驱鬼祈福。武则天时传入中原地区,后逐渐成为群众性的游乐活动。政治家张说上疏唐玄宗,奏请禁演泼寒胡戏,“乞寒泼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汩泥挥水,盛德何观焉?”玄宗纳其言,泼寒胡戏逐渐绝迹,但其艺术元素被唐人吸收与融合,形成新的舞蹈和乐曲。据此可知唐朝(     
①民族政策逐渐趋向于保守                                   ②社会习俗具有排他性
③艺术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④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