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史籍有关于唐代互市的记载,据此可知,唐代互市是
记述出处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吐谷浑、突厥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于戎狄,杂畜被野。”《唐会要》
“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练,白色熟绢)蔷綵(綵,彩色丝织物),自外并不得交易。”《唐六典》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九月,吐蕃遣使入唐,“请于赤岭(今青海湟源县西日月山)为互市,许之。《资治通鉴》
“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明史·食货志》
A.唐朝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商贸活动
B.保障唐朝边境永久和平的方式
C.中原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
D.民族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活动
2021-06-13更新 | 164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 . 贞观三年(629年),户部统计“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后降服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贞元三年(787年)时,“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朝廷劝其归国,如果不愿意可授予职位为唐臣,然而“胡客无一人愿归者”。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唐朝时外国人可以在中国
①居住、做官   ②买地、经商   ③娶妻、成家   ④传教、免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07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节度使幕府中的官员同西域各族人员往来频繁,诗人岑参也参与了这些活动,并在诗中作了精彩反映,如“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关系较为融洽B.奢靡之风逐渐兴起
C.社会发展由盛转衰D.诗歌风格雄奇奔放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中宗时,中亚粟特人的男装被改造为唐朝女性的时髦服装,女子穿胡服、戴胡帽的现象大量涌现。刘禹锡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这反映了当时
A.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B.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D.诗歌描写以服饰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