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如表是有关隋唐民族关系的部分观点。这些观点(     
观点来源
沙钵略(突厥)称雄漠北,多历世年,百蛮之大,莫过于此。往虽与和,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情深又厚,朕甚嘉之。隋文帝
皇上膺天育物,无隔华夷,率土黔黎,莫不慕化。风行所及,日入以来,职贡皆通,无远不至……圣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存安辑……混一戎夏,其在兹乎!裴矩(隋)《西域图记·序》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雠敌。唐太宗
《周书·文帝本纪》:“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隋书·铁勒传》:“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唐朝官修史书
A.体现出民族关系的平等B.否定了华夷之辨观念
C.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D.加快了边疆地区开发
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通典》记载,唐初大理地区“颇解阴阳历数……以十二月为岁首”。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这一变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安定
23-24高一上·浙江金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14年交河故城(位于今吐鲁番以西)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贞观年间,唐王朝曾在此设立(     
A.渤海国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
2024-01-30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2·山东日照·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C.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D.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
2024-01-29更新 | 109次组卷 | 32卷引用:专题04隋唐和五代十国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土河”是唐代的一种军事侦察方式,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近年,某遗址出土了一件被认为是体现该侦察方式的纸质文书。此文书最有可能出土于(       
A.四川绵竹剑门关遗址B.广东广州“蕃坊”遗址
C.新疆尉犁沙堆烽遗址D.陕西西安“西市”遗址
2024·广东肇庆·二模
6 . 据统计,《教坊记》中唐代325首曲名中,天宝末年改名的“胡乐”占到了近1/3,如沙陀调“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苏莫剌耶改为玉京春”;金风调“苏莫遮改为感皇恩,婆伽儿改为流水芳菲”等。这一现象凸显了(     
A.外来文化是当时主流B.三教合一影响文化选择
C.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D.唐代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2024-01-19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7 . 唐朝永徽年间,使臣多依赖天山廊道将关于大食征服中亚等信息带至朝廷,使朝廷得以及时调整西天山的防御战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西域(     
A.与中亚地区互动较频繁B.成为感知外界的信息廊道
C.经贸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入侵
2024-01-16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23-24高三上·江苏盐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     
A.民族文化的交融B.审美标准的趋同
C.戏曲艺术的成熟D.女性地位的提高
2024-01-11更新 | 478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其东西两面为刻有藏汉文字的碑文(参见如图),而南北两侧分别刻着吐蕃、唐朝参与会盟的官员姓名与官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蕃友好往来的两个历史事件并概括其历史意义。
(2)唐蕃会盟碑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结合所学,列举两个研究唐蕃会盟碑的历史视角(具体的历史研究领域或课题)(参见下列示例,照抄示例)。
(示例:1.唐朝碑刻文化的发展;2.古代中国文书制度的演变)
23-24高三上·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整理了唐代部分西北少数民族首领墓志的相关记载(如下表)。这反映出(     
少数民族首领相关记载
阿史那毗伽特勤知中国有圣,乃率部帐,翻然改图,弃韦毳于遐庭,归礼让之淳化
阿葛罗雁山之苗,狼水之胤,惠然从化,珮我唐印
裴沙墓志解其辫,削其衽,慕礼乐,袭衣冠,常躬勤边隅,功不自伐,仍於恋阙下,忠不敢忘
俾失十囊作镇西土,观光北阙,藩屏天子
A.唐朝政府对边疆实现直接管理B.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民族交流主要发生在文化领域D.周边国家开始学习唐朝制度
2023-12-15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话题04 家国情怀-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