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唐初贵族女子出门要戴冪羅(一种长及身的面罩),“不欲途路窥之”。自武周朝之后,冪羅渐被只遮盖脸部的帷帽所替代,玄宗后甚至“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这反映了唐(     
A.纺织业技术水平高B.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C.社会风气日益开放D.封建贵族生活奢靡
2024-04-11更新 | 26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唐朝开创的羁縻府州制度将中原地区的州(郡)县制度,以一定的变化形态推及边缘地区。这一观点认为该制度(       
A.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B.导致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离心
C.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D.顺应了当时国内各民族大交融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册府元龟》中所记载的唐代开元年间东北部分部族海产贡物统计表,据表可知(     
部族名称史料记载
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渤海靺鞨
(忽汗州都督府)
遣使献鲻鱼
遣使乌那达初来朝献海豹皮五张
遣使献貂鼠皮、昆布
A.唐朝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B.东北地区处在原始渔猎阶段
C.中原与东北地区互市贸易繁荣D.政府羁縻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2024-04-01更新 | 336次组卷 | 6卷引用:押广东卷第4题 隋唐时期:大发展-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特别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达到了胡汉一体的至高统治地位,高宗武周、玄宗开元时期进一步扩大了疆域,“丝路贸易”更是发展到了海陆兼通的黄金阶段。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A.民族交融以少数民族为主体B.实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完全控制
C.民族关系的发展达到新高度D.华夷如一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2024-03-2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广东卷第4题 隋唐时期:大发展-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中国一统”,首次以单一式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郡县官僚制管辖编民,将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农耕区整合为一体,为汉唐文明的辉煌及辐射周边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秩序及演进基础。元明清“华夷一统”囊括中土和塞外,形成了华夷多元的复合共同体。元朝肇始的制度、文化、族群复合式的“华夷混一”,到明清时期有了较成熟的“华夷一统”之实。由于元明清“华夷一统”的演进,复合式共同体的中国由“小”变“大”,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华文明结构及传统王朝序列等在新时空格局下皆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升华。

——摘编自李治安《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

结合史实阐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2024-03-26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广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其长官为当地部落首领,仍保持原有称号和权力,允许世袭,自理内部事务,但由朝廷颁发印信,唐的政令、刑律也推及到这些地区。其版籍(户口册)一般不上报户部,个别上报户部的,赋役也较轻。唐代羁縻州的设置(     
A.适应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B.导致了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
C.阻碍了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D.减轻了各地民众的赋役负担
2024-03-26更新 | 373次组卷 | 8卷引用:押广东卷第4题 隋唐时期:大发展-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在贬流文人的笔下,岭南不仅是“牢笼”,更是“鬼门关”“死亡乡”;而岑参认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甚或姚崇、宋塬、苏颈等人因曾就职西北边疆而官拜宰相。这一差别反映了,当时(       
A.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B.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
C.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D.南北诗风的源流特色
2024-03-15更新 | 75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初,统治者反复强调“中国百姓,天下本根;四夷之人,犹于枝叶”“四夷可使如一家”。唐朝由是出现了“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州县”。这表明唐初(     
A.中央政府对周边实行垂直管理B.注重满足周边民族的物质利益
C.各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增强趋势D.国家政策推动了政治文化认同
2024-03-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9 . 唐代,寓意吉祥、华丽精致的铜镜盛行。在造型上有葵花镜、菱花镜等;图案除传统的端鲁、画像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还有具民族特色的花鸟镜、人物故事镜、对凤镜等。这一现象(     
A.打破了华尊夷卑的观念B.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C.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D.助长了社会风气的奢靡
2024-02-25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华夏文化是一种普世适应的文化。华夏与周边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是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一种普世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文明与半文明乃至非文明之间的差异。所谓“夷夏之辨”表面上是族类或种族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差异。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