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忽必烈改革及元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       
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缘于政府取士政策的变化
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形成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修养
2023-06-01更新 | 1149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施政措施。由此可见,在这些政权中(     
少数民族首领措施
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照汉文化改造契丹文化。
李元昊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参照宋制定朝仪。
完颜阿骨打命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创造女真文字。
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A.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深厚B.游牧文化已经走向没落
C.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D.因俗而治成为普遍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大元、年号中统,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表明元朝(     
A.开创了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B.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
C.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D.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2023-03-08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崇儒兴学,《北史·儒林传》称颂北魏“斯文郁然,比隆周汉”。辽宋夏金元时期,辽提出“辽家遵汉制,孔教祖宣尼”,金立孔庙于上京,元推崇程朱理学。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举措
A.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是为了提升儒学的正统地位
C.实现了文化统一与民族的交融D.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忽必烈遇到重大国事,一般都会向中原地区的儒者寻求意见。元代统治者虽然将中原人群和原南宋统治地区人士都规划为三、四等人种,但依旧给儒士参政议政的机会,且极力推崇“三纲五常”。据此可知,元代
A.沿袭辽、金的文化政策B.统治者主动改变民族歧视政策
C.儒学正统地位较为稳固D.程朱理学开始得到官方推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朝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弊病。这反映出元朝(       
A.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意识B.规划了边疆治理
C.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先例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4-03-21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列是不同时期某地区地方行政管理的示意图(局部),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都城,围绕“都城选址与国家治理”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1-26更新 | 448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朝为修订历法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元政府选派14名天文学家到国内26处地点进行天文观测,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公元1280年,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并颁行于世。据此可知,《授时历》的颁行最主要得益于(       
A.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地理科学的逐渐普及
C.科学家的探索精神D.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10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

中国150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上图中所示的甲时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