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新城三老董公向刘邦进言借义帝之死讨伐项羽。描绘此情节时,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刘邦的政治“商贩”的本色进行刻画,班固著《汉书》通过“编造”董公的进言,将刘邦的形象道德化。两本史书中帝王形象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     
A.史书的编写体例影响了历史叙事B.作者对刘邦主观情感倾向迥异
C.三纲五常思想对作者影响的程度D.两汉时期编写史书原则的不同
2023-1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变更制度,其五经博士制度为儒家发挥智库职能提供了制度空间,博士弟子制度为儒生入仕提供了制度化途径。据此可知汉代(     
A.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制度建设B.制度建设与儒学发展产生交互影响
C.儒学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D.通经成为士人涉足政治的最佳途径
3 . 汉时,臣子以“子谏父”的方式进言上谏,甚至直指君父的过失,进行辅弼。期望君主“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这主要反映出(       
A.汉代儒学是官方正统学说B.君臣关系渗透儒家伦理
C.士大夫匡扶人君维护统治D.官僚群体践行人本思想
4 . 自春秋、战国经秦至西汉前期(武帝以前),士人一直为游士,其社会角色游移不定。自汉武帝时始,“游士”逐渐成为“儒士”,到东汉前期最终演变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B.大一统政局的形成发展
C.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D.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人们长期认为汉武帝尊崇儒术与“罢黜百家”相辅相成,但《史记》中并无这一记载:《汉书·艺文志》明确表示,诸子属“六经之支与流裔”,不在罢黜之列;现代学者吕思勉亦称:“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章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这有助于解释(     
A.大一统封建帝国统一思想的必然性B.诸子百家思想走向消亡的不利影响
C.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意义D.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多元一体特征
6 . 学者张岂之在论述秦末到汉武帝时期时,总结指出:“历史之所以成为人的群体活动舞台,并非哪一个阶级、阶层在这里扮演独角戏,而是众多人群展示各自智慧才华的场所,这些智慧的结晶就是‘文明’。”这段话意在强调(     
A.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作用B.所有人的智慧构成文明
C.汉武帝善于重用各种人才D.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
7 . 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     
A.礼乐制度文化得到重建B.儒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体系日益完善D.国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3-05-18更新 | 1040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虽然国家政权能够动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推行社会治理,但在学术上寻求专制王权合法性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着,直至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将皇权的合法性追溯到无所不能的“上天”那里。董仲舒的这一理念(     
A.体现了儒学的思辨色彩B.指导了国家的有效治理
C.拓展了法律的实践范围D.迎合了君权强化的趋势
2023-05-0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汉代史家把六经作为鉴别史料及判断史料价值的标准。司马迁取舍史料的标准就是“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这表明汉代史学(     
A.深受主流思想影响B.注重义和理的阐发
C.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缺乏研究的可信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体制,从建立、稳固到衰落,中经六朝动荡分裂,最后重归一统,形成隋唐帝国,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而典型的循环。关于汉唐相似性的考察,进一步确认了“朝代循环”现象的客观存在。汉唐之前的秦隋,在结束长期分裂建立统一王朝后,均二世而亡,西汉建立后,亦经过高祖灭异姓诸侯王,吕氏之乱,景帝平同姓诸侯王之乱的严峻考验后才稳定下来。唐朝在高宗时亦遭遇皇后专权及武周代唐的考验。不仅仅秦汉隋唐,中国历代王朝在开国皇帝之后的第二第三代皇帝统治时,大抵王朝建立后三四十年左右,会出现一次政治危机,或称之为“瓶颈危机”。汉唐历史进程中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又有内在的连续,更有显著的差异。其断续异同之间,在不少方面遮露出秦汉隋唐阔乃至整个帝制时代历史演进的特点及规律。

——摘编自牟发松《汉唐异同论》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