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69次组卷 | 84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25次组卷 | 58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两个彼此称呼对方为“大秦”但并未自称“大秦”的国家有了第一次外交接触。这两个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一条蜿蜒在它们之间的、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道路”将它们间接连接起来,这条“道路”是(     
A.罗马大道B.丝绸之路C.波斯御道D.中国驰道
2022-11-07更新 | 564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说:“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扩展的时代。中国……的统一,完成于此时。历代开拓的规模,亦自此时定下。”汉武帝“向外扩展”的史实是(     
①任用卫青、霍去病对匈奴发动三次较大战争   ②设立中朝
③推行均输平准                                               ④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2016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治理B.西汉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C.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D.西汉时中原开始与西域交往
2021-12-06更新 | 1800次组卷 | 6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A.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B.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D.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2021-11-26更新 | 431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1976年,甘肃灵台县出土了274枚希腊文铅饼(下图为铅饼拓片)。铅饼的正面中央凸起,图案似水涡纹,又似蟠螭纹,背面有一圈古希腊文。专家推断这些铅饼很可能是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与汉朝接触频繁的大宛(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货币。由此可能得出汉代
A.已开通到达地中海的直接商路B.外贸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贸往来D.对商业的重视逐渐超过了农业
2021-04-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西域都护府D.伊犁将军
2021-01-15更新 | 42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了诸多措施。按照表一的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该表。(只填写字母,每种方式填两项)
A. 征伐匈奴B. 西域都护府 C. 文成公主进藏 D.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E. 攻打突厥   F. 渤海郡王 G. 昭君出塞 H. 怀仁可汗  
民族融合的方式措施
战争  
机构  
和亲  
册封  

材料一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表

时期盛乐时期①
(258—398年)
平城时期
(398—494年)
洛阳时期
(494—534年)
北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代表   
出土地址呼和浩特鲜卑墓大同深井墓河南偃师染华墓
解释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揉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现象。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2)依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

材料二   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2020-11-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