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颁布《显庆姓氏录》,规定只要做官进了五品,就可以列入其中。这是由政府公布的士族等第的权威名录,被列入名录的有245姓、287家,较之唐太宗时减少48姓、1364家。此举旨在(     
A.巩固统治基础B.强化中央权威C.推进科举改革D.平衡派别利益
2024-06-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2 . 在唐朝,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省学政主持,乡试正副主考均由皇帝任命,会试由礼部直接主持。这说明科举制(     
A.体现了国家意志B.体现了学在官府的特点
C.凸显了公平原则D.滋生了结党营私的局面
2024-05-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唐朝科举制规定,没有触犯律法,身家清白之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士人可以自己推荐自己,决定是否进仕。科举制确立了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让所有学子都有机会按照这种途径获得官职。这表明唐朝的科举制(     
A.利于增强士人的政权认同感B.剥夺了门阀士族的入仕权利
C.使朝廷控制官员的力度加强D.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玄宗时,润州刺史韦铣虽为高门却不同意让“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为婿,坚持嫁女于进士裴宽。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文士卢储,李翱遂招其为婿。后来卢储中了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反映出唐代(     
A.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B.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
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 “以其地置西州,又置安西都护府,留兵以镇之。初,西突厥遣其叶护屯兵于可汗浮图城,与高昌相影响,至是惧而来降,以其地为庭州”。安西都护府时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下辖多个都督府及州。贞观二十二年将府治迁至龟兹(今库车县),其时辖焉耆、龟兹、疏勒等16个都督府,下辖88个州,110县。

——摘编自《册府元龟》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旧唐书·吐蕃传》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唐太宗采取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2)若进一步探究“唐太宗与唐朝盛世”这一历史主题,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从不同角度举两例。
2024-02-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核心是用人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转变,这反映出(     
A.社会实现了公平、公正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下,三省是国家的主要行政机构,负责命令传达;六部是执行机构,负责国家基本运转。

从职责上来看,中书省作为朝廷的政策文书草拟机构,由其下达皇帝旨意,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掌握行政大权。门下省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纠正得失,同时还是唐代主要的监察机构,对于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在客观上维护百姓的利益。尚书省是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和最高执行机关,是推广朝廷政策的关键机构。自唐太宗时期开始不再设有尚书令,而是以左右仆射长为尚书省,监督各个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向书陈群的建议“乃生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 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实行,文官选拔范围不断地扩大和开放,并且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由此可见,隋唐科举制(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公平竞争
C.加剧了阶层固化D.完善了考试程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宪宗把女儿嫁给了恩荫出身的官员,宰相权德舆则把女儿嫁给进士,唐宪宗感慨:“我女婿不如德舆女婿。”儒士杜羔屡试不第,思乡欲归家,其妻写诗道:“如今妾面羞君面,郎若回时近夜来!”杜羔颇受刺激,继续留京苦读。这些现象折射出科举考试(     
A.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念B.增添了政治活力
C.提高了女性家庭地位D.消除了门第观念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秦汉时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①这是中央集权制度创建,健全并得以初步确立的时期﹔

②这是由文化多元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

③这是一个以开放和发展为主题的大时代……

材料二   


   
(1)结合所学,为材料一的分论点分别列举出相应的史实论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制度创新的具体表现,并谈谈你对制度的创新与隋唐盛世形成的关系的认识。
2023-1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