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学者总结的改革成败模式。

改革类型

特征

示例

成功

模式

高效执

行模式

能够高要求的执行多项措施,重点在于凝聚主体力量并规范执行过程文景之治时内外威胁不大,皇帝主导整个变革,广纳人才并稳定同盟,最终富国安民

集中执

行模式

主导者选定某些领域集中执行某几项措施明成祖夺权后急于稳固根基,集中力量疏通大运河、编撰大典及控制诸侯,最终开拓了边疆又稳定了国家

失败

模式

弱执行

模式

主导者难以贯彻高执行要求,无论是少措施的小变革,或是多措施的大变革,都未能实现原目标清末“新政”涉及教育、实业等多方面内容,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执行官员素质低下等原因,最终失败

强创新

模式

变革多项措施又加大创新力度由于存在派系斗争,王安石遭到重重阻挠,虽然同盟力量不足,但他还是决定大刀阔斧,开创青苗法、免役法等多项制度

——摘编自潘玲珑《中国历代改革的成与败因素探源》


根据以上材料,就材料的部分或者整体提取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有关京师大学堂预科课程体系的规定(部分)。这样的课程设计表明,清末教育改革(       

年份

章程

规定

1902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学制三年,分政、艺两科,课程体系中包含伦理、经学、诸子、辞章等课程,“伦理”为政、艺两科的共同必修课

1904

《奏定高等学堂章程》

规定各省开办相当于大学预备科的“高等学堂”,学制三年,分为三类: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为第一类,格致科、工科、农科为第二类,医科为第三类。课程体系中的“人伦道德”“经学大义”“中国文学”是三类学科共同的必修课程


A.是清末新政的核心内容B.抄袭了戊戌变法的相关做法
C.意在巩固封建意识形态D.着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5-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1895年5月2日十八省举人组织的“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其根本出发点是(     
一、请皇上发罪己、明罚、求才之诏
二、迁都西安,以对日赔款改充军费,决不求和
三、选将、练兵、购械,与日本续战
四、变法,以成天下之治,力行富强、养民、教民之法
A.拒签《马关条约》B.学习西方技术
C.推进变法革新D.挽救民族危亡
4 . 阅读下表,宋朝相关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宋朝相关史事的因果关系
选项原因结果
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的教训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设枢密院管军政,三司管财政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王安石变法试图富国强兵
政府按职业登记户籍,“诸色户计”主户、客户管理制度形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下表此可知,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认识
观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历史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孝文帝是鲜卑族的盖世英雄
观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弱化了鲜卑族的勇猛之气,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观点3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统一与繁荣奠定了条件,值得赞扬

A.只有一种观点表述正确B.研究角度不同趋于理解全面
C.历史事实都具有主观性D.综合多种认识就可以得出真理
2021-12-1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6 . “谥号”是指古人去世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下表是北魏皇帝谥号表。据此表可知北魏
谥号姓名在位时间
孝文帝拓跋宏471—499
孝明帝元诩516—528;
孝庄帝元子攸528—531
孝武帝元修532—534
A.社会稳定B.尊儒崇礼C.严谨治国D.政治清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