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铁路建设较为缓慢。1855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仅为980俄里。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财政和行政管理措施。并为私有铁路公司作为建设资金的股票和债券提供5%的收入担保。1870-1880年,俄国政府将境外发行债券中的6亿卢布入股政府的专项铁路建设基金,以用于购买私有铁路公司的债券、股票等。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政府全面收购私有铁路公司,统一运价。随着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矛盾的加剧,90年代俄国铁路修建的重心转向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至90年代末,铁路长达5万多俄里。

——摘编自张广翔、逯红梅《19世纪下半期俄国私有铁路建设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后半期俄国铁路建设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883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1861年俄国颁布《农民改革法令》规定农奴通过赎买才能得到份地,份地“不归农民所有,而是永久使用”,未经村社允许农奴仍旧不得离开村庄。据此可知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农奴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D.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室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是中立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师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2023-05-21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前期,土耳其帝国日趋衰落,欧洲列强觊觎其领土,都虎视眈眈,想趁机宰割这个老大帝国。土耳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的地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50年代开始的关于巴勒斯坦“圣地管辖权”的争端,成了引发冲突的导火索。18528月,土耳其政府宣布“圣地”的管辖权归于天主教会。俄国是东正教国家,沙皇便以此为借口,于18536月派大军入侵土耳其,俄土战争由是爆发。185311月,土耳其舰队在黑海南部被俄国海军歼灭。英、法两国以此为借口,于18543月正式对俄宣战。这样以俄国为一方,以英、法、土为另一方的克里米亚战争便开始了。在战争中,俄军士兵虽然勇敢顽强,但是落后和腐败使俄国毫无胜利的希望,战争很快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结束。18562月,双方在巴黎签订了和约。巴黎和约是对沙皇俄国的沉重打击,一方面使它国内的矛盾尖锐化,不得不走上改革道路:另一方面也结束了它在国际舞台长期占有的“宪兵”地位。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2023-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自部落时代以来,俄国农民就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自身独特气质”,因而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背离广大农民的利益B.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C.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D.加深了对农民剥削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革命前,俄国学者普遍对改革的评价较为积极,认为改革是整个19世纪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俄国未来社会和政治进步奠定基础。也有学者对改革持负面评价,司徒卢威认为劳役制经济在繁荣发展时遭到废除,改革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关系。苏联时期以来的学者,认为改革引发了国家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决定了俄国未来的政治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唤起了民众对自由的渴望。但法令包含的掠夺性内容以及改革对农民和贵族造成的经济后果也备受学者关注。科尼亚杰夫等将改革与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认为改革使人民群众陷入赤贫状态,社会主义思想在俄国获得了空前的认同和支持。

——据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的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俄国(苏联)学者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共同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苏联)学者对俄国1861年改革产生争论的原因。
7 . 观察下表,可知这一时期俄国工业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发展概况
年份煤炭总产量/亿普特外国资本/万卢布工人数/千人
18902214701424.7
19003.67910002373.4

A.为废除农奴制度创造了必要条件B.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租让制的实施
C.为俄国政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D.推动了社会主义计划体制的确立
2023-04-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4—1887年俄国部分省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
1863—1873年1882年1887年
沃罗涅日25.9333.1169.2641.0753.8782.41
库尔斯克30.1440.9175.5540.4281.78112.22

材料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说明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04-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出身于没有多大特权的贵族家庭,在祖国受到拿破仑威胁之际,他们认识到必须把祖国从落后状况中拯救出来,才能免受外国奴役,为此,他们提出了消灭专制制度和废除农奴制度的主张。这说明十二月党人(     
A.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B.希望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
C.是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言人D.意在反对法国的文化侵略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俄国巴库地区的石油被大规模开采,大量的外国资金(主要是英国与法国的)涌入巴库。1880年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为250万普特,到1900年上升为6000万普特,约占俄国石油总开采量的95.1%,在20年内石油开采量增加了20倍。1908.年巴库的工人数量占全俄工人总数的3%,巴库的“诺贝尔一马祖特石油卡特尔”的煤油产量占全俄煤油产量的97%。巴库也由一个僻远的边疆小镇变成为现代工业大都市,位列俄国七大工业中心城市。19世纪90年代,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为10亿普特,俄国为4.78亿普特,占总产量的48%,成为世界第二产油大国。20世纪初,俄国的石油开采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20世纪初俄国不同地区的石油消费需求量(单位:普特)

波罗的海地区

莫斯科—中部工业区

伏尔加河中游地区

中部黑土区

1904年

1991万

8393万

1353万

757万

1908年

468万

5960万

1100万

500万

1912年

707万

6866万

1552万

689万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建华《俄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巴库地区近代石油工业兴盛的客观条件及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信息,围绕“石油消费需求与社会生产”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30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