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
②1812年战争的胜利引发了俄国民主意识的觉醒
③1855年战争的失败使废除农奴制呼声渐趋高涨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2019-06-08更新 | 2578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C.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019-05-18更新 | 26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届广东珠海高三质监02文综历史试卷
4 . 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1861年俄国实施了农奴制改革。这次改革
A.造成了资本的集中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扩大了国际市场
5 . 大国兴衰

大国的兴衰有其自身的轨迹,探寻兴衰背后的得失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

——张建华《俄国史》


问题:
(1)列举19世纪中期这两个民族“发展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
(2)结合20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概述这两个民族是怎样“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并谈谈你的看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亚历山大作这决定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俄国史学家尽管一致承认列宁有关革命形势的概念是正确的,但围绕如何解释这种概念仍有分歧。德国史学家全面否定这种概念,认为涅奇金娜提出的农村大量骚动对政府有关农民问题的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施拉姆认为,改革前几十年的种种情况并非证明“沙皇和贵族坐在火药桶上”,更不能够谈什么农民革命,只是一小部分农民愤愤不平,而穿上军装的昔日农奴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忠心耿耿地为自己祖国和自己沙皇”作战。

——摘编自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
(2)材料二中德国与俄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史学争议问题?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采取的变革措施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8 . 王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举行交响音乐会)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2019-01-30更新 | 7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元月双周练习历史试卷
9 . 19世纪60年代,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共同点是
A.废除了部分阶级的封建身份B.其主要内容都围绕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C.通过改革赢得了民族独立D.政权的更替是其改革的共同前提
10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