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大利、德意志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法德关系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国籍法》,这大大限制了邦与邦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从而使煤铁资源丰富的少数工业中心难以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制度和不同的工商业法律阻碍着商品的流通;由于诸邦林立,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更重要的是,国家分裂阻碍德意志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海外殖民地。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对于统一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1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便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并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95891415日,戴高乐在科隆贝双教堂村接待了阿登纳,这是法德关系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晤,……戴高乐认为,“由于欧洲统一的重要性——这种统一首先要求巴黎和波恩合作,我认为必须尝试把历史的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它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阿登纳认为,“德法两国必须结成紧密的友谊,只有德法两国之间的友谊才能拯救西欧。”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统一的必要性。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影响。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人为推动欧洲一体化所做的努力。
2024-04-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度,使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而在政治体制上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使之在形式上代表着民意行使国家权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材料三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法国《1875年宪法》

材料四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要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史,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材料一发表于哪一年?以后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由此,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职务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它是近代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确立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政体的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设想?
(3)近代法国政治体制循环多变,各派政治力量对此展开了反复较量。据材料三,l875年最终确立了什么体制?
(4)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一,指出德国的“皇帝”与英国国王在权力上有何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是某位史学家对欧美某国宪政进程特点的表述。该国是(       

该国宪政进程不但起步较晚,而且步履维艰,这是因为早期该国长期保持分崩离析状态,政治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启动宪政进程的历史条件。后来在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旧封建王朝又有幸占据了主导地位,发挥了显著作用,从而造就了一个庞大强悍的“权力巨人”。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3-24高一上·山东·期中
4 . 有学者提出,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为欧洲历史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18世纪中后期分水岭才真正出现。该结论主要是基于(     
A.欧洲社会的转型B.近代科学的兴起C.资本主义的确立D.启蒙运动的兴起
2023-11-16更新 | 157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整个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德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对德国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不觉得自己是德国人,而是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福人等,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没有尊重和认同感,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存在德意志民族观念,他们意识不到德意志。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苏醒。德国知识分子也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启蒙”下,开始关心政治,并有了政治觉悟,于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诞生了。19世纪,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人民高涨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中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意志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之前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性意识,开始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摘编自葛丽《德意志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材料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四条 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制定关于迁徙的自由、归化与居住自由、公民权、护照、外侨警务、各种行业,包括保险在内的法规;关于全部民事、刑事与诉讼法之统一立法。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三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对皇帝任命的宰相行使预算审核、行政建议诸权利。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法能够不断得到创新发展的有利因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中体现的民主思想,并指出宪法颁布对德国发展所起到的进步作用。
2023-07-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地图是认识历史史实的重要载体。如图中的地点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完成统一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②确立了联邦制以及三权分立原则
C.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国家统一D.④曾经历共和制和帝制的多次反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用在俾斯麦身上,“大政治”指的是一种以“铁”和“血”,即现代科技和军事作实力支撑,在列强之间维持巧妙平衡的“强权政治”。在1871-1890年担任德意志帝国宰相期间,俾斯麦强调外交对于内政的优先性。据此可知,俾斯麦的“大政治”(     
A.源于德国君主立宪的优势B.力求对外扩张以获取生存空间
C.增加德国实现统一的难度D.运用外交方式实现欧陆的霸权
2023-02-25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应是(     
第二章 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
17世纪初的欧洲局势 ······················34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 ···············41
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45
第二节 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①

A.《战争与和平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维也纳会议D.德意志帝国成立
10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宣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国内市场关卡林立B.政治上四分五裂
C.工业革命举步维艰D.宗教改革导致信仰缺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