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明治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政令,"而今礼服采用洋服",规定除祭服外废除所有和服礼服。1873年,明治天皇蓄西式发型、身穿军服的照片,被送到全国各府县的官厅悬挂,令百姓礼拜。这表明当时日本(     
A.官方极力推动文明开化B.和洋并重成为服饰变革特色
C.社会生活趋向删繁就简D.上层社会盛行奢侈享乐之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设棉纺织厂始于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随后,民族资产阶级以抵制外资为目的,开始授资棉纺织业,开启了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的艰难之旅。一战爆发后,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914-1920年,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资本年增长693.5万元,是1894-1914年的4.52倍。但是,由于外国在华工厂的挤压和外国商品的冲击,1922年后,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被大规模挤出中国市场。20世纪3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恢复活跃发展到高峰,而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末,受战争等各种因素影响,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陷入绝境,甚至处于破产的边缘。

——摘编自梁华《近代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民族资本的竞争》

材料二 日本的工业革命是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的。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政府推行”殖产兴业”的政策,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另一方面又以无息贷款的形式解决私人资本不足的问题,使近代棉纺织工业取得飞速发展。1880年,涩泽荣一等人以民间集资的方式创办了大阪纺织会社并取得成功。与以往工厂相比,新工厂规模更大,改用蒸汽为动力,工人劳动实行昼夜两班交替制,使日本棉纺织业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日本在逐步夺回被外国产品占领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始积极准备向中国进行输出。甲午战争后,日本凭借在中国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输入中国的棉纺织品数量猛增。一战期间,日本趁机排挤英国、印度,成为中国市场棉纺织品的最大输入国,阻碍中国棉纺织业的近代化发展

——摘编自陈桦《关于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相比,日本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2021-12-1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