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苏美尔城邦时代,作为神在人间的“牧者'——城邦统治者,他的首要任务是使土地丰饶,国家富有,人民得享安康。为此,修筑运河、发展农业为王之大事。据此可知,在苏美尔城邦时代(     
A.君权神授理论趋向完善B.经济活动影响君主权威的构建
C.国家治理凸显神秘色彩D.基础设施建设广受民众的关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百年来,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拥有不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在独特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拥有相似文化信仰的群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建构起对文明的归属,塑造了文明下的鲜明身份。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汇聚交织,塑造了多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文明篇章。而随着新商路的开辟,来自不同文明的个体愈发频繁地踏上彼此的版图,文明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注入了动力。区域文明间的互联互通,全球文明间的包容并蓄为新思维、新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推动人类文明形态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远《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清楚)
3 . 在发展贸易的过程中,___________人逐渐制造出一种有好几排水手划桨的船。这种船速度快,适于越来越向西推进的的远航。公元前11 世纪,他们开始向爱琴海扩展,到公元前9 世纪末,他们已进入地中海西部……的水手和商人控制了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大部分。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是(     
A.希腊B.印欧C.阿拉伯D.腓尼基
2023-10-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10联考历史试题
4 . 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一片荒原。以下文明成果与这片荒原相关的是(     
①最早培植大麦、小麦                 ②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出现最早的青铜器皿
③诞生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④遗址中有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10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苏美尔到波斯:管窥古代驿路体系的发展在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人员与信息的流通起着十分重萼的作田。为了确保国家统治的稳定,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展道路建设并发展驿路体系。

视角一苏美尔驿站的建立公元前三千纪中期。苏姜尔城邦国家建立,沟通这些城邦之间往来的重求促使驿站系统初具雌形。到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驿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加宗基.分为总管、生产部门、服务部等五大部门。苏美尔人驿站只服务于从事公务的政府宣留。苏美尔人国家灭亡后,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的驿站及交通网络迅速表落。

视角二亚述邮驿制度的改进公元前一千纪的亚述帝国时期。国家内的邮驿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中继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信件和信使的分离,从而使信件在到达一个驿站后立刻换成新的信使和骡子进行传递。中继系统只提供给国家高级官员使用,从地中海岸边到亚述帝国腹地的御道全长达到700多公里.利用中继系统在这条御道的首尾两端传递信息。只需花费不到5天的时间。

视角三波斯帝国道路的完善在继承亚述帝国邮驿系统的基础上,波斯帝国最终建立起闻名于世的交通网络。同苏美尔人和亚述人类似.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私人商路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波斯帝国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的位置建设驿站,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类似接力赛跑一样依次传递信件,可以在12天内横跨超过2500公里的距离。

——摘编自李智《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1)根据材料分析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认识。
6 . 某校史学社开展了“多样的文明,多样的世界”主题活动,他们寻找到了各个文明对应的代表性成果,这些成果与地图中的①②③④标示对应正确的是(     
   
A.《吉尔伽美什》人首飞牛石雕《天方夜谭》四吠陀
B.卡尔纳克神庙《汉谟拉比法典》“悬诗”桑奇大塔
C.那尔迈调色板 60进制 印章文字《罗摩衍那》
D.莎草纸 楔形文字《医典》吴哥窟
2023-10-0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前2004年)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行省是其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对于乌尔第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乌尔第三王朝将地方区划为:核心区、边远区、附属国。其中,核心区和边远区一同构成了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单位,分别称为内省和外省,即行省的“二元制”结构。内省、外省统治主要有三个区别:一、地理位置不同。内省一般位于王朝的核心区域,主要是围绕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区域,北起西帕尔城、南至乌尔城(今伊拉克南部);而外省主要位于底格里斯河中上游,北起阿淑尔城、南至埃兰的阿丹顿城(今伊朗西南部)。二、赋税种类不同。内省向中央政府缴纳或接收“巴拉”税(巴拉意为“交换、轮流”);而外省向中央政府缴纳“古恩”税(意为“地区赋税”)。三、行省长官不同。内省由总督负责行政事务,由将军负责军事事务,由国王任命;而外省一般由官员统筹负责军政事务。

——刘昌玉《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探析》

材料二   元代行省是元朝地方的最高级行政机构,其设置各有目的,诸如防卫祖宗之地,防范叛乱以及把握财税重地等。行省长官总揽一省的政事、军务、司法等各项工作。除了领置行省下属的路(府、州)和县(州)两级政权机构和宣慰司、宣抚司的重大行政事务外,还有权“处理境内官吏迁转,考核和刑事诉讼等政刑之事;掌管境内甲兵、镇戍军队等军国重事;掌管境内农桑、水利、漕运和赋税征收等经济事宜。”可见,行中书省长官以一人兼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

——李俊刚《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乌尔第三王朝行省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乌尔第三王朝与元朝行省制的共同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古代西亚和埃及文化

地区文化成就
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该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古代西亚的建筑和艺术成就辉煌;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埃及古代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古代埃及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有众多创造

材料二   世界文化是不同区域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多样性是其发展的最明显特征。文化的多样性尽管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过严峻挑战,但不可能形成一种具有同质性的全球文化,更不可能改变世界文化多样发展的大趋势。

——摘编自王晓德《试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1)结合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两河流域距今约4300年的铭文写道:“恩利尔(苏美尔主神)不许有人与天下四方之王萨尔贡作对,他把上海(指地中海)……和下海(指波斯湾)交给了萨尔贡,马里的乌加和依兰都侍立在天下四方之王萨尔贡之前。”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A.出现神权与王权结合的帝国B.是欧亚文化交流的中心
C.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涌现出一系列城市国家
2023-06-26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谟拉比法典》因由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而得名,其条文涉及司法行政、损害赔偿、租佃关系、财产继承、婚丧嫁娶、债务、职业、租赁雇佣、奴隶买卖及处罚等方面。据此可知当时(     
A.《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B.两河流域的奴隶社会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C.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矛盾
D.《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民众的利益
2023-06-20更新 | 70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