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两河流域北部的耶莫遗址,被考古学家誉为“世界古代最典型的公社”,当地已经种植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旱作作物,驯养山羊、绵羊、狗等家畜,过着定居生活,并制作陶器,出现了陶像。据此可知(     
A.人类生产生活发生重大变革B.西亚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C.世界农耕文化呈现多元特征D.西亚地区已经初具国家雏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早期苏美尔城市的统治者有几种称呼,如“恩”、“恩希”、卢伽尔等,其原意分别为管理神庙的宗教首领、耕地之主、军事领袖。由此可知,当时的苏美尔地区(     
A.王权的起源具有多元性B.以农耕文化为主导
C.政治上处于分裂的状态D.实行政教合一体制
2024-04-2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字文献主要记录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古代两河流域的原始文献逐渐演变出财物买卖凭证,租赁契约,财物收据等多种法律文献。这一变化反映出两河流域(     
A.法律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B.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开放包容
C.居民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D.社会诚信缺失问题逐渐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出土于西亚乌尔遗址的距今4600年前的立体装饰画。图画最底层是苏美尔百姓背负粮食等物品的场景;画面中层部分有更多的牲畜,其中一个人手中还拎着两串鱼;画面最上层则是苏美尔国王和大臣饮酒作乐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该地区(       

A.社会矛盾异常尖锐B.社会等级差别明显
C.粮食作物产量较高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5 . 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成为古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秆在泥板上刻画楔形文字。这说明(     
A.各大古文明都发明了独特文字B.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C.地中海沿岸各文明间交流广泛D.古代文明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024-04-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和欧三大洲的交界处,其外部濒临大海,内部则河流密布,对外对内交通都极为便利。两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大体可以分为丘陵、平原和沼泽三种类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这一自然条件有助于解释两河流域(       
A.宗教信仰和习俗统一性B.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C.文化的渊源具有相同性D.文明演变呈现出连续性
7 . 在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中,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中国都能成为一个统一和集权的君主制国家,面积不大的古希腊地区却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邦制道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B.政治需要和主导力量
C.外部环境和文明交流D.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
2024-04-26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与其他地区同时期农业文明不同的是,虽然古代两河流域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但是商人阶层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社会中有着非常浓厚的重商氛围。这表明,古代两河流域(     
A.经济结构相对均衡B.文明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C.自然条件较为优越D.文明形态呈现出独特性
9 . 有学者认为某文明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出集约化农业、文字、法律的文明,也是最早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建立奴隶制度及有组织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文明”。该文明(     
A.发明了象形文字B.诞生了最早的史诗C.形成了种姓制度D.首创了直接民主制
2024-04-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古希腊人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肥沃平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是西亚中东一带最早的文明发源地,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关于苏美尔人说法正确的是(     
A.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
B.留下了世界已知最早的史诗——《罗摩衍那》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并发明了60进制
D.内部常年争战,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2024-04-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