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古巴比伦的泥板文物中记载,一个名叫伊阿.鲁.巴尼的人,因自己在城区的一处土地被无故剥夺而提请诉讼,汉谟拉比亲自裁决后,指令当地总督归还土地。这一记载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     
A.土地集中程度高.B.司法程序不严谨
C.社会秩序较混乱D.保护土地私有权
2022-07-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集团,其农业生产中断了,文化和历史也一定随之中断。如曾经繁荣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还有古罗马以及美洲印加帝国的衰落、消亡,就与此有关。该学者强调的是(     
A.农业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基础B.古代的世界文明向多元化发展
C.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有自身特点D.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文明衰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美尔神话记载,由苏美尔主要神祇组成的议事会讨论城邦统治者的人选,并授权该人代替城邦神管理城邦事务:当神祇议事会认为该统治者已经无力掌控城邦时,他们在讨论后也有权废黜该人,另立新人。这一神话记载(     
A.折射出对原始民主制的缅怀
B.印证了希腊文化在西亚的传播
C.表明苏美尔城邦的规模较小
D.说明苏美尔存在严格的等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学者克拉默(1897-1990)于1956年发表《历史发轫于苏美尔人》一书,列举这个民族最早发明、发现或创造的事物,达27项,如最早的学校、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爱情歌曲、最早的图书目录等等。如果再列举一组迄今为止所知最早或现存最早的发明创造是(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摘编

8.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46.租佃农田地租为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53.倘自由民怠于巩固其田之堤堰,而因此堤堰破裂,水淹(公社之)耕地,则堤堰发生破裂的自由民应赔偿所损毁之谷物。

196.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202.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

203.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

226.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摘编自严绪陶《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巴比伦王国》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法国民法典》维护并保障了资本主义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规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法国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摘编自王贵水《一本书读懂法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基本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河流域的亚述人按照苏美尔的模式建造神庙和塔庙,但他们的建筑重心转移到了帝国宫殿上。这些宫殿渐渐形成了史无前例的规模。亚述人的做法,意在(       
A.表现王室的影响和主宰地位B.宣扬亚述人政教合一的政体
C.完整保存苏美尔的世俗文化D.展现神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7 . 古埃及作为“尼罗河的赠礼”,滋养了平安、繁荣、温和的社会,古埃及人认为合乎道德的行动是为死后继续美好生活所做的准备。两河流域的人们生活变化无常,他们重视今世的生活,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用主义。这反映出(     
A.古埃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浓厚B.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缺乏文化交流
C.西亚文明较古埃及文明更为先进D.生存环境影响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8 .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上端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国王权杖的浮雕,下部则是3500行、282条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石柱上刻写的是楔形文字               ②法典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③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               ④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资料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7-09更新 | 275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巴比伦因借贷而发生商业活动十分常见。借贷契约一般写在泥板上,借贷契据的订立一般需有5到8个证人,需要加盖证人的印章。借贷契约必须载明以何种财产作为抵押,抵押物通常是房屋、土地或奴隶。在欠款还清后,按惯例必须把泥板砸碎。据此可知古巴比伦(     
A.对外扩张获得充足动力B.颁布民法典保护债务人利益
C.制订规则保护商业活动D.借贷纠纷导致社会矛盾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记载了众多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其内容与其它地域早期文明的洪水传说非常相似。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该区域发现了厚约3米的“淤积层”,为证实“大洪水”传说打开了突破口。这表明(     
A.两河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发源地
B.历史记载必须经由考古发现证实
C.传说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
D.世界各地早期文明发展轨迹相似
2022-07-09更新 | 423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