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埃及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发源于西亚、北非相邻的地区,在时间上埃及文明稍早。希伯来人(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从游牧转向定居的时间较晚,内需的不足是其发展商品交换、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内在动力。而迦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也孕育了希伯来人的经商意识。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异质性及其原因》

材料二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在政治上都发展出王权政治,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古埃及形成了“神—法老—官吏—平民”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在古埃及人眼中,神灵把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权力全部交给了法老,而.其他人要得到权力只能由法老再次授予,即分享法老的管理权。在希伯来人的认知中,管理与治理世界的权力被神赋予了整个人类,神权与王权之间是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并非单方面的支配或遵从关系。早在希伯来文明兴起阶段,希伯来人就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如遇大事,一般由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共同商议来作出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与古埃及王权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发展差异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埃及文明的类型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类型形成对照,是一种帝国文明而非城市文明。这一文明之所以颇为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的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流域地区,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没有因不时的外族入侵而引起的万花简似的帝国更换。而且,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宝贵的手段进行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类文明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
(2)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材料二试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析埃及文明保持长期延续和稳定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古代西亚和埃及文化

地区文化成就
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该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古代西亚的建筑和艺术成就辉煌;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埃及古代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古代埃及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有众多创造

材料二   世界文化是不同区域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多样性是其发展的最明显特征。文化的多样性尽管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过严峻挑战,但不可能形成一种具有同质性的全球文化,更不可能改变世界文化多样发展的大趋势。

——摘编自王晓德《试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1)结合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3000年的法老时代,古埃及人始终保持着其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以象形文字为例,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创造了文字,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已形成了完整的象形文字体系,象形文字对保持古代埃及文化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要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古埃及人一直盛行着对死者实行厚葬之风。在古埃及人的浮雕和绘画作品中,人像造型必须遵照严格的侧央正胸式的基本法则,即表现人站立、行走时,头和面孔必须以侧面形式表现,双肩和胸部以正面表现,而脚又是侧面的。

——摘编自令狐若明《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材料二   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1798年,拿破仑进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凯尔奈克的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因此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822年,商博良发现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他是精通希腊文的,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是记录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从一再出现的文字及其特殊位置,他找出了11个埃及字母——他用这几个字母去读拿破仑部队拖倒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Rosetta)石碑,他竟毫无困难地读通了。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碑文地读下去,20余年工夫,他居然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体字母。于是,研究埃及之门就此被打开了。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
2023-03-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发源较早的“五大文明”。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汉代中国人开通了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件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

——摘编自瑞烨《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等

材料三 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在希波战争以后居留于雅典,他的传世之一作名为《历史》,是以希波战争为主轴的通史般的巨著。该书约有一半篇幅用来介绍埃及、巴比伦和波斯各东方古国的历史,其眼界之开阔、材料之丰富和文笔之生动都是古代史学中前所未见的。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略得体,论述精辟严密,是西方史学的楷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文明进行简要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跨区域文明交往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的文学成就,并分析这些成就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