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埃及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新石器时代末期,古埃及人定居在尼罗河谷地,他们虽然对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把生产所依赖的尼罗河水、大地、太阳和凶禽猛曾等奉若神明,但已开始对自然界的变化进行思考。这说明古埃及(     
A.宗教仪式程序严格B.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C.已经存在公共权力D.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
2024-05-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埃及人供养的大批祭司每日在神庙里为神祇举行三次献祭仪式,每年大约举办60场节日。节日是一种仪式或仪式集合,仪式展现的是神赋予法老永恒王权、确保法老健康长寿、保障埃及国泰民安。这表明古埃及(     
A.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B.民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宗教与世俗王权紧密结合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

17987月,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他制定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埃及的计划,从诸多领域精心挑选出175位学者,组成一支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收集和研究埃及历史。17998月,法军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拉希德村发掘出了罗塞塔石碑。1801年,法国被英国和土耳其的联盟打败,根据协议,战败国法国必须无条件地交出他们在埃及发掘的一切文物。次年,罗塞塔石碑被运往伦敦,后移至大英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1802年,东方学家德·萨西获得了一份罗塞塔石碑拓片,他从希腊碑文中的专有名词切入,找出了代表“托勒密”(Ptolemy)和“亚历山大”(Alexander)之名的近似字组。

1822年,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在埃及菲莱神庙方尖碑拓片中发现了托勒密和克列奥帕特拉的名字,他顺着这条线索,继续研究专有名词。几个月后,他成功释读了亚历山大、提比略、图拉真等王名。虽然商博良只破译了碑文几千个符号中的111个,但古埃及文字之谜已经揭起一角。1822929日,商博良在巴黎科学院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宣读了《关于象形文字拼音问题致达西尔先生的信》,把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世,这一天是公认的一门新兴学科——埃及学的诞生之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塞塔石碑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发掘和研究所具备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商博良对罗塞塔石碑的破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埃及第四王朝时,王子作为“国王所有工程的监督者”,组建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为金字塔修建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和其他工程建设人员,安排工程进度。这反映出,当时埃及(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B.建筑技术水平较高
C.国家监察体系完善D.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区域文明及其扩展

人类最初的文明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创造的文明成果各具特色。

(1)根据所学,将下列文明成果(或制度)与相关区域匹配。(填写字母)

A.苏格拉底(雕塑)

     B.种姓制度图

        C.玛雅神庙壁画

        D.金字塔

       E.楔形文字

                 F.甲骨文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选“A”,错的选“B”。
①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
②波斯等帝国的崛起阻碍了文明的交流。(      )   
③拜占庭帝国都城罗马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   
④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
⑤古代日本曾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
(3)综合本题信息,概述古代和中古时期文明发展的特征。
2024-04-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古埃及中王国时代,贵族官僚的墓葬中有一种夏勃梯(意为“回答者”)小雕像,其功能是在地下世界代替主人答应神灵奥西里斯的要求,完成各种服役。这种小雕像最初仅有一件,到新王国时代则达到数百件之多。夏勃梯小雕像折射出(     
A.丧葬规格的提高B.奴隶制度的兴盛
C.国家赋役的沉重D.贵族政治的腐败
2024-04-2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古代农耕文明区大多依赖于大河的滋养,亦有称后者为“母亲”的说法。如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印度文明的母亲河—印度河、恒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下列厚礼中属于尼罗河馈赠的是(     
A.用于祭祀观测天象的金字塔B.据河水涨落制定的太阴历
C.作为重要书写材料的莎草纸D.连通东西埃及的交通要道
2024-04-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古埃及,维持农业的基础是薄弱的,为保证水利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全埃及的土地、人口乃至其他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得到最有效的分配。这使得古埃及(     
A.建立起强力的中央政府B.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C.推广种植了玉米等作物D.摆脱了尼罗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埃及国王森沃斯列特一世出生名字的写法是是国王的头衔“拉神之子”,国王的名字被框在一个椭圆形中,椭圆的右侧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意谕法老是神佑护下的大地之主。这表明古埃及(     

A.全国土地掌握在国王手里B.拉神被民众奉为众神之主
C.国王借助神权来维护统治D.象形文字的发展日益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埃及的奥西里斯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一变化有利于(     
A.宣扬君权神授思想B.强化社会等级观念
C.维护国家秩序稳定D.促进人文意识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