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埃及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28世纪中叶埃及法老就率领船队从尼罗河进入地中海,最后抵达腓尼基海滨进行贸易活动。法老还派出商队从尼罗河出发抵达今天的苏丹等地。这说明当时埃及(     
A.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对外贸易对国家意义重大
C.农业文明闻名于世D.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桥梁
2 . “君主”的权力。

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君主制就长期存在。

模块一:早期区域文明的君主


(1)请将如表所列君主权力的观念,与其流行的地区相匹配。(填写字母)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B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C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常见的法老形象常手握权杖:“赫卡”权杖代表统治者、“万斯”权杖代表统一、“连枷”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权杖。
①古埃及   ②中国   ③西亚

斯巴达的君主仅有有限的权力,主要是军事和祭司性质的首领……第二个政府部门是长老会议,由两位王和二十八位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贵族组成……并且是最高刑事法庭。第三个政府机关是公民会……但斯巴达政制中最高权威属于一个称为监察院的五人团体。

——【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2)当时斯巴达实施的是(单选)(     
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君主专制D.封君封臣制度

(3)造成斯巴达的“君主”与上表中的君主权势不同的因素的(双选)(     
A.文明交流程度B.生产方式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D.年龄结构不同

模块二:中古时期的西欧君主在长达千年的中古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对君主权力的“丰富表达”。

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使得国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4)世界史上的“中古时期”是指(单选)(     
A.公元前的一千年B.公元后的一千年
C.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5世纪D.公元5—15世纪

(5)根据材料及所学,概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迁。

模块三:近代以来的英国君主

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


(6)《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概括法案规范国王权力的原则。
2024-0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的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文献记载,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将其诉诸法庭。在法庭上债务人要以口头发誓方式保证到期足额偿还,倘若仍旧无法偿还,他将被罚打100鞭或者双倍偿付其所贷数额。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埃及(       
A.商业信用制度不健全B.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社会贫富差距较悬殊D.信贷行为有助于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希罗多德《历史》记载:“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尼罗河)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引洪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     
A.古埃及的农业生产方式最为先进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古埃及人生活变化
C.尼罗河农业体系决定古埃及命运D.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这可以佐证(     
A.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B.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D.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埃及由于尼罗河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对几何学比较重视……古巴比伦则因为农业生产依靠天文历法,因此其天文历法比较发达。这说明(  )
A.自然环境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B.古埃及的科技领先于古巴比伦
C.两大文明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同D.生产实践的差异影响科技走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古埃及官员会在墓碑或墓室上刻写自传,公元前2400年前后的自传中大量增加了程式化用语,力求体现墓主生前自制、谦虚、仁慈、慷慨、诚实、公正等等,这些程式化用语反映出当时(     
A.一般社会道德标准已经形成B.官员严格践行施政为民理念
C.宗教对社会生活有巨大影响D.墓刻自传的功用发生了改变
2023-07-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随着埃及考古的进展,古埃及的早期历史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温静、黄庆娇两位埃及学学者,走遍埃及,探访古迹,并整理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撰写了《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一书。下列文明成果中,该书会重点涉及的是(       
A.哲学和戏剧成就突出城邦政治B.《摩诃婆罗多》种姓制度
C.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象形文字D.《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发现,古代上、下埃及民居所筑造材料和建筑方式有明显不同:上埃及多用卵石筑基、用土坯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而下埃及则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       
A.宗教的信仰程度B.社会的等级观念
C.文化习俗的不同D.自然环境的影响
10 . 在人类文明早期,各区域的数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工人;古埃及保留下来的数学文献中记录了很多数学问题及解答,包括土地的丈量和分配、运河的开凿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A.数学发展高度成熟B.生产需要推动数学发展
C.各地数学独立发展D.文明交流促进数学进步
2023-07-10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