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1 . 教育是国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弟子问“仁”,孔子对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爱人。”“恭,宽,信,敏,惠。”

——摘编自《论语》

“美德就是知识”“要认识你自己”“美德由教育而来”以及“精神助产术”,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本质、依据及来源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西方教育理论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源头之一,也是西方教学思想中崇尚辩论→鼓励创新→逻辑推理→科学论证的思想源头之一。

——摘编自王雷《“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

材料二   1872年,德意志帝国通过了对学校的监督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中学,提高和普及自然科学课程,使教育顺应现代化的要求。1885年,全德有中学1029所,学生达234775人。1900年,通过地方行政法规,让青年工人、学徒、手工业者到中等技校学习。1914年,技校达2564所,学生455937人。政府和企业对大学提供大量财政援助,涌现了像高斯那样著名的科学家。哲学系地位也有上升,如柏林大学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传授,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孜孜不倦、知难而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摘编自周小粒、姜德昌《近代德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

材料三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落实教育公益性原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积极扩大普惠性资源,推动补齐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教育短板。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多样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着力解决好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摘编自“十四五”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品德培养方面的核心主张及对后世各自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重视发展教育的措施。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中国政府落实教育发展目的有什么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辩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新兴的士阶层面对社会的变革,针对现实的问题或虚幻的理想,经常通过彼此之间的辩论,表明自己的立场,阐发自己治国安邦的良策。其中,儒家的观点是:辩论不能是无原则的狡辩,而必须坚持道德的原则。荀子在其《正名》篇中提出了“以公心辩”的辩论原则。“公心”是指能够适用于社会并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法则,即儒家所强调的礼义道德原则,对真理的追求。名家则普遍认为,他们之所以重视名辨分析,关键是要探索理解宇宙人生,匡正时世的新的道路,也是在探索寻求真理的新途径。

——摘编自吴树勤、杨学坤《我国古代君子的辩论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是希腊文化的大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自称为“辩证术家”的职业学者。他们通过综合与分析,研究现象与规律、感觉与概念的关系,“穷究”心灵,追求牢不可破的真理。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代表,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着重研究修辞术,成为“修辞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古希腊,修辞的发展源于口头演说和辩论,公民的演说需要引起观众的注意,需要产生现场的效果。因而在“修辞术家”那里,他们特别重视语用原则和语法规则,重视整体结构和灵活穿插。

——摘编自张庆利《先秦诸子的修辞观与古希腊的修辞理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辩论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辩论存在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辩论兴盛的历史意义。
2023-09-0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三部分新考法专练3五育并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希腊化文明”与希腊古典文明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但前者并非后者的纯粹延续。首先,它是一种混合文明,尽管希腊因素在其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其次,它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具有统一特征,虽然各地各方面发展不一,呈多样性形态。最后,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周边世界,从而最终沟通了欧亚非大陆古代各主要文明的源流。笔者认为,古代诸文明的孤立、封闭、阻隔只是暂时的、相对的,相互碰撞、交叉、渗透则是必然的。同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军事征服或商业冒险常会加快这一进程,而且在这一进程中,新文明的悄然兴起与前文明的路然隐退同样不可避免。然而,旧的文明不会死去,它的血流仍在新的文明中涌动。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义渗透》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希腊的代表国家(城邦),并描述其政治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对“同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军事征服或商业冒险常会加快这一进程”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023-08-03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分期能帮助史家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使读者更易理解世界历史的变化和连续性。无论史家做何种历史分期,都不可避免地要采用某种衡量、筛选历史的尺度或标准,都不能不依赖于某种历史观。如1666年荷兰历史学家霍恩纽斯提出的“古代一中世纪一现代”理论,认为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为古代,中世纪指“黑暗时期”,文艺复兴后则被定义为现代。随着19世纪末欧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全球扩张,这一理论得以向全世界传播。

——摘编自李友东《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分期问题探讨》


请就材料中的世界历史分期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正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2023-07-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几千年来,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心中充满了诸多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西方幸福观

类别

内容

感性主义幸福观

强调人的自然需求以及通过欲望的满是而获得快乐,认为人活动的目的是在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梭伦将人的幸福概括为中等财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好的儿孙、善终五个方面。

理性主义幸福观

崇尚人的理性,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关注人类精神的自由和圆满,轻视物质欲望和享受。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即知识(理性)是前提,道德是途径,幸福是目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人完善自己的一种活动。

基督教幸福观

以来世主义为基调,幸福是人们对于某种信仰的不断追求。罗马帝国教父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反省自身的罪恶,向上帝仟悔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劳动致福观

突出劳动在创造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在卢梭看来,“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行乞”。费希特指出,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摘编自孔德生、黄晓天等《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


提取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6-21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希腊的雅典,为构建社会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必须加入城邦生活,城邦是实现人类本性的道德共同体,城邦所求之善业,在于培养公民高尚的行为,造就有文化的君子。人类要幸福,具备德行是必备条件,追求至善就是追求现实的幸福。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人类将无幸福可言。

——摘编自孟广林《中西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902年初,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对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中国传统的私德教育已无法适应建立民族国家的需要,所以倡导道德革命,在国民教育中大力倡导公德教育,将培育公德作为新民的第一要务。

——摘编自梁启超《新民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美德哲学”的主要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公德”思想出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医学的萌芽产生于荷马时代。古希腊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与小亚细亚半岛隔爱琴海相望,南与埃及隔海相望,同时由于商业发达与古老的两河流域、印度文明联系密切。(k荷马史诗》记载,“埃及肥沃的大地上……居民个个精通药理”。在希波战争后的“黄金时代”,与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手中达到了理论和经验方面的完全成熟。“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的医学开始以人为中心,治病不再是神的功绩而是人的努力。哲学家阿尔克迈恩是当时有名的生理学家,发现了耳咽管、视神经等。《荷马史诗》中记载着“他一个人值数条命,因为他可以无可匹敌地从伤口处拔除箭,用药草药膏治好伤”。统治者对于医生的态度也很友好,在亚历山大时代的博物馆中就有专供解剖和实验用的房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才诞生出了古希腊医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和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全面衰弱,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罗马移动,而耀眼的古希腊医学也随之走向停滞与衰亡,继之而起的是古罗马的医学。

——摘编自聂精保《试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社会因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影响。
2023-04-02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灾害与苦难与日俱增,这迫使人类中的智者开始思考宇宙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和人类本身的命运问题。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出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对上述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皮特·N.斯特思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18831957)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以“善”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他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这里的“知识”和“德行”相当于儒学思想里的“知”和“行”。他希望人们务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主张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

——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时代主要文明区出现伟大思想家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理性的面孔”在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中的体现。
2023-03-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公民”最早由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提出,“当人们问他是哪里人时,他回答说我是世界公民”。除奴隶主和奴隶之外的自由民渴望休养生息,这种对古希腊世界及各城邦止战、和平、 美德的思想在苏格拉底等哲人的论述中大量存在。雅典斯多葛学派系统提出了世界主义的思想,应废除国家的界限,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然而正如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不加掩饰地向我们揭示了(雅典)平等的真相。”随着国内公民集体民主内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海上扩张之路。雅典奴隶制的的本质特征就是其侵略性,即侵略、掠夺、剥削和奴役异邦人的趋向。最终在内外矛盾之下, 成为马其顿人鲸吞的对象。

——摘编自宋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教育溯源:“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材料二   据学者统计,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的这一天,全世界还有5000万人在流浪,或者在集中营中,或者在四处逃生,更有2000万人,彻底的失去了家园。而德国法西斯,为了所谓的“拓展生存空间”,也付出了600万国民的代价。战后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宿怨深厚的邻居开始,……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此时的合作不仅在区域出现也在世界出现。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 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希腊“世界公民”的理念和实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谈谈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发展趋向合作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历程,运用史实分析中国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贡献的中国智慧。
2023-12-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306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