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的手段虽然更彻底、更干脆,但革命的成果也可能很快消失,不留下太深的历史痕迹,英国的情况就是这样。17世纪革命没有留下很深的痕迹,相反,光荣革命却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革命首先在北美洲的13个英国殖民地爆发,殖民地人民发动反抗斗争并最终赢得了独立。这些殖民地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受到美国革命胜利的极大鼓舞,法国人也进行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社会。虽然大动乱很快颠覆了法兰西共和国,但理性的价值观在法国大革命后仍然具有持久的影响力。革命从法国又退回到西半球,那里的法国殖民地海地以及墨西哥和南美洲的伊比利亚殖民地都取得了独立。……起初是欧洲,然后是美洲,革命与随之而来的斗争促进了民族认同感的形成。符合民族共同体利益的政权获得了民众前所未有的支持,在与那些未能有效构建民族国家的邻邦发生冲突时,常常能够胜出。围绕民族共同体建立国家的理念最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发展。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材料三

社会改良是晚清社会变革的又一种主要形式。……历史的实践证明,即使是社会改良,在除旧布新的过程中,也难免发生激烈的争斗、对抗、动乱,甚或流血冲突,付出进步的代价。由于社会改良是在旧的权力体制内,用新的价值取向对现存的社会和制度进行结构性的功能改造、更新,相较而言,它比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更注重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和情缘关系,更需要谋略和策划,更为困难,因而也更少有成功的先例,晚清尤其如此。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却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社会改良的类型,并阐述对“革命与改良”问题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爆发的革命引起了欧洲其他专制国家统治者的恐慌。1792年的春天,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的联军,在莱茵河畔集结,随后法国对敌宣战。起初,由于法国的军官大都出身旧贵族,因此督战不力,甚至临阵叛变,国王路易十六也暗中与外国势力串通,导致法军节节失利。在这危急关头,立法会议发出号召,要求所有爱国者武装起来,共同保卫国家。法国人民组成了义勇军,从全国各地奔赴巴黎,紧接着来到前线作战。在马赛,一支500人的义勇军路高唱军歌,表现出了法国人民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这首军歌被称为《马赛曲》,并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

——摘编自李云晢编译《全球通史》

材料 ニ1934年,聂耳与田汉合作,为电影《桃李劫》创作了主题曲《毕业歌》。所有人都记得:电影故事聚焦了一个特别的时间——1931918日;主角就是高开校园的学生——一个时代的青年的缩影。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战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首歌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毕业歌》唱到哪里,抗日救亡的运动就燃烧到哪里。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数千人高唱《毕业歌》,走上街头,奔走呼号;1940年,18岁的饶平如唱着这首歌走进军校,他的父亲告诉他,“你要不去救国,也就没法救自己的家了”;1941年,17岁的张优唱着这首歌参加了新四军,他说:“我们都是一腔热血,这首歌警醒着我们、鼓励着我们”。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毕业歌》历久弥新,愈加嘹亮,成为一代代青年的青春必唱,更见证着他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

——摘编自新华社《追梦青年舞起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赛曲》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毕业歌》在抗日战争中和改革开放后对青年的影响。
(3)概括上述材料中跨越时空的两首歌曲共同的主旋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