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科学)从其根本的方法、理念和内涵来看,由古希腊到17世纪欧洲所形成的一个前后期接续的大传统,而且现代科学的出现虽然受外部因素(诸如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影响,但其最主要的动力仍然是内在的,即来自这个传统本身。

——摘编自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现代科学产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他们依据“自然法则”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哪些基本的政治思想?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的作用。指出“法国的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的表现。
2024-04-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法国当时的历史来看,民族主义是在对抗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王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共同体的情感意识。在大革命之前,法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为大革命时期所建立的新的共同体坚持,并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法国民族主义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民族主义显示出了极强的政治影响力,随着法国大革命逐渐蔓延。

——摘编自崔卫峰《“民族主义”内涵之我见——以法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和特点为例》

材料二   1908年,刘式训上奏清廷要求制定国籍法,他列举了四点理由:一是主权的问题,认为国籍可以看作是“声张主权的一个要件”;二是与条约的关系,认为海外殖民地 的“登录民”(华侨)回到国内置办财产,可能导致“禁止外国人在内地置产”的条约遭到“暗中破坏”;三是应对欧美“出生地主义”国籍法可能对我国“血统主义”传统造成的冲击;四是欲成为近代立宪国家,不论选举或征兵都需要确定国民,“国籍法不可或缺”。该项奏折得到皇帝批准,制定国籍法被提上议事日程。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3-11-02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拿破仑加冕礼”的历史镜像

油画与漫画是不同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法国历史上的大事,1804122日的“拿破仑加冕礼”被两者同时选中,创造出不同的历史镜像。

材料一

   

材料二   雅克·路易·大卫,法国人,家境优越。1774年,公费前往罗马接受艺术指导。1780年,当选为美术学院院士,其作品迅速获得国王和贵族喜爱。参加法国大革命并担任拿破仑政府首席画师。

詹姆斯·吉尔雷,英国人,早年在店铺当学徒,收入微薄。18世纪70年代,开始了漫画创作,其作品面向城市中下层市民群体,关注国际局势和社会新闻。1793年,拿破仑占领埃及威胁英国殖民地利益,他创作了嘲讽漫画《争夺粪堆的格斗》。

——摘编自佘文骅《油画与漫画描绘中的 “拿破仑加冕礼”》


(1)提取材料一信息,说明画家对拿破仑加冕所持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态度不同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革命前夕(1787年),路易十六政府对司法部门、省级行政机构进行改革。这项改革“希图一举变革旧的方法,一下子匡正积年沉疴”但是改革打乱了原有的权力秩序,使得每一个公民仿佛觉得“国家政府突然间更换了所有官员,更新了所有准则……所有法国人感受到了一种微小的特殊波动”。在这种人心普遍浮动不安的情况下,“最后一击便使它(国家)整个动摇起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动荡和最可怕的混乱”。托克维尔总结说:“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摘编自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法国历史学

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开始重点关注“民族”,米什莱和拉维斯是民族历史研究的两座高峰。

米什莱被誉为“法国历史学之父”。在其编著的《法国史》中提出,法国人从百年战争中开始具有国籍意识,到大革命与特权阶级的对抗中,完成了法兰西民族的整合,以此教育人民建构法兰西民族的自我认同。他始终认为法兰西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引领世界走向自由,通往繁荣之路的灯塔。他的观点成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历史学的主流。

普法战争战败后法国割地赔款,知识分子的民族优越感被击碎。第三共和国的史学家拉维斯主编27卷的《法国史》,提出历史上布列塔尼人、普罗旺斯人……各地人民都是法国人,尊崇共同的祖先、共有的英雄人物。他高度赞扬共和国,对国歌、国庆日、纪念仪式等各种被发明的传统进行历史性阐释,传播共和主义精神,将殖民扩张视为开化落后地区、传播先进文明的特殊使命。以此“向法国青年人说明,为什么他们应当为组成一个民族国家而自豪”。拉维斯被19世纪末法国史坛誉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教师

——摘编自王玮、吕一民《拉维斯与19世纪晚期法国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等

围绕“历史书写与民族认同”,评析19世纪法国历史学的发展。
2024-01-2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一些一般特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而不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的。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而且他们在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革命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因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而广大人民只是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推动者,所以革命的结局都是以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结局而告终的,这一个事实本身正是表明,一切革命的主要问题,是领导权的问题。

——摘编自吕朝欣《试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特征》

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就材料中“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相关论述,提出你的看法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霍布斯阐述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之时,英国已经处在对君主制的持续不断的反抗中,似乎没有哪一个君主能满足包括罗马天主教徒、苏格兰长老会教友、清教徒和教友会教徒在内的不信奉国教者与英国国教教徒之间相互冲突的意愿。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和他的儿子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控制的政府把海军和军事部门的钱都用完了,被迫召开议会要求得到更多的资金。议会的很多成员——地主、日益变富的城市商人、律师、清教徒和其他不信奉国教的教会成员,也包括国教的神职人员——都不愿意上缴国王强征的钱。当查理一世欲在未经议会同意的情况下征收赋税时,1640年议会势力向他发起了战争。最终,他被克伦威尔(护国公)领导的议会势力所处死。

——摘编自【美】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典范,它们对世界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光荣革命”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王权专制并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在随后的工业大革命中提供了政治保障;法国大革命虽然吹响了世界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民主的号角,赢得了现实,却输掉了历史。人们自以为打破了旧制度,但在虚幻的新制度中过着旧制度的生活却不自知。

——摘编自蒋娅芳《英国“光荣革命”的渐进性与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比较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的社会政治及思想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与妥协”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3-11-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革命在17世纪中期英国内战的背景下,“革命”延续了以往的含义,意指一种政治变动。它不是发动革命,而是阻止革命;没有损害君主制,而是大大强化了它。革命最重要的后果同时也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家政权、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发生的全面的、彻底的、剧烈的变革。
法国大革命自1789 年以来,"变化"已经成为现代革命观念的一个核心内涵,变化意味着新时代、新纪元的到来,也意味着与过去的断裂和重新开始等意象。“变”、与“新”的意涵,最终赋予法国大革命及后来的所有革命一种时间向度,即革命是向前发展的,指向了未来。不过,对于法国大革命及其所孕育的现代革命的普遍原则的大多数理解,基本都是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展开的。
海地革命海地革命的真正贡献在于它为现代革命提供了全新的内涵。它是历史上唯一成功的奴隶起义,是第一场黑人推翻白人统治者的斗争,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先声。这不仅是以往发生在民族国家内部或具有“内战”性质的革命所不具备的,而且也伴随着革命影响的扩散,成为 19 世纪以来发生在欧洲各帝国内部以及欧洲之外的革命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张旭鹏《“革命”的内涵与变形:一项全球思想史的考察》

(1)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革命内涵的变化。
(2)如果让你续写20世纪革命的内涵与变形,谈谈你的设计和理由。
2023-02-23更新 | 4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尔赛宫:标志与象征

材料一   凡尔赛位于巴黎西南郊。17世纪60年代,为远离暴乱频发的巴黎,路易十四在此兴建凡尔赛宫,王室成员和贵族在其中极尽奢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三级会议在此召开,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178910月,路易十六在巴黎民众的压力下返回首都,凡尔赛宫作为法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就此终结。

在王室离开以后,围绕凡尔赛宫的命运曾产生过争论,部分民众要求摧毁其中的宫殿和花园,以示对专制统治的打击,但最终被议会以“凡尔赛宫是祖国的财产”为由制止。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以来长达十年的混乱状态。拿破仑提过对凡尔赛宫的规划:(我)将使其成为我们取得的胜利和我们民族的荣耀的永恒丰碑,雄踞于欧洲首都的大门前,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下令恢复凡尔赛宫的最初用途——王室的居所,招致巨大阻力,同时复辟王朝无力对凡尔赛宫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使这一计划搁置下来。

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法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王路易·菲利普在1833年颁布法令,将凡尔赛宫改造为一座具有公共属性的“历史博物馆”,用来记录能够体现法国光辉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荆文翰《从破坏到保护:法国大革命以来国家遗产政策研究》

材料二   1870年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三次兵戎相见。普法战争后,威廉一世选在凡尔赛宫镜厅登基,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一战后的议和条约也被选在凡尔赛宫签订,埋下了德国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二战后,法德在冷战的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法国大革命以来人们对凡尔赛宫的不同态度。
(2)结合材料二法德关系的史实,对凡尔赛宫遗产价值进行解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

材料   18世纪启蒙思想家高举自由、平等的理论旗帜,主张男女平等,为女权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依据;1789年10月,巴黎人民结队涌向凡尔赛包围王宫,向君主制发起进攻,妇女们便排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女权运动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揭开了新的一页,妇女们聚集起来著书立说,追求自身权利。法国妇女活动家奥兰普·德古热模仿《人权宣言》写下《女权宣言》,拓展了革命中平等权利的含义,深化了女权运动。1792年9月,国民议会创设了世俗的登记,并允许离婚。1793年,少数妇女享有了宪法表决权,当资产阶级击败顽固的封建势力后,便开始扼杀女权运动。1793年10月,政府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禁止妇女参加公众活动,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到拿破仑统治时期,妇女被剥夺了公民的资格,无法行使法律上的权利,在经济上也没有自主权。

——摘编自刘显娅《论法国大革命对女权运动的作用与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的兴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