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于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三者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他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词,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所组成的联合体,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人民有任命、监督、罢免行政首领之权,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英法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扩宽和拔高。

——摘编自伍光良、吕乃基《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一从知识论的角度》

材料二   在英法七年战争时,为得到北美殖民地的支持,英国有意放松了对北美工业发展的限制。结果,北美便有恃无恐地生产英国所禁止的商品。18世纪6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已相当繁荣。为了转嫁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等法令,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怒潮。1775418日,来克星顿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几天之内他们在波士顿城郊集结了2万多来自各地的民兵,一场反英革命战争开始了。北美大陆军还争得了英国宿敌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支持。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

材料三   法国深受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到路易十六即位时,法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集中点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1789714日,革命群众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路易十六不得已而妥协,但这样的行动受到了顽固派贵族的反对。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此后,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并说明二者共同的有利条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历史悠久的学院式精英教育相比,面向社会大众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出现较晚。1793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此后,“艺术属于人民”渐渐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开展大众教育的鲜明口号……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观众感受艺术魅力,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协调发展。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美术馆既是殿堂,也是公共教育的平台,是育化大众的一个美的空间。”

——摘编自杨应时《美术馆:让艺术点亮美好心灵》

材料二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新的国家格言,每一位共和国公民在法理上都获得了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卢浮宫内的艺术珍宝由王室私藏变为了国家财产,参观这些珍宝也就成了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而不再是君主的恩赐。卢浮宫作为一个公共机构,而非君主私产,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类与公民权利宣言》的物质化载体之一。由此,这些被称为人类文明精华的艺术杰作真正与普遍的公众产生联系,并以美术馆这一新形式为媒介,得以被收藏、展示和研究。艺术的公众普世性由卢浮宫而发端。

——摘编自《美术馆的起源:大众、艺术与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卢浮宫的“现代形态转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浮宫“现代形态转型”的社会意义。
3 .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国乐”,而且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演奏的“国乐”有着严格的规定。作为一种宫廷的仪式音乐,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礼崩乐坏”,但却随着皇权不断强化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效仿和传衍。魏晋南北朝时期,“谣俗”和“四夷杂歌”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来源。两宋时,大量民间歌伎、乐工成为宫廷乐师,使统治者参照“雅正之乐”的标准,作出形式和内容上的规范和取舍。明清时期的“国乐”则都交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演奏,以满足统治者利用宗教祈福的要求。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乐”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国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摘编自洪学明《论术语“国乐”》

材料二   《马赛曲》(1792年诞生,1795年被定为国歌):“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压迫着我们,祖国大地在痛苦呻吟……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它而战斗!”

《国际歌》(1871年诞生于巴黎公社失败后,1917年后被苏联定为国歌,1944年被定为苏联共产党党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诞生,1949年被定为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乐”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首国歌,分别分析其创作的历史背景。
2022-01-27更新 | 37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一中学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专项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