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2016-11-27更新 | 1718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海军舰只有严格规定,且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1935年4月,德国宣布12艘潜水艇将于近期下水。6月18日英国同德国签订海军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不得超过英国海军舰队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有权与英国潜水艇吨位相等,但潜艇总吨位不得超过英国所有舰只总吨位的45%。这一规定(       
A.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B.调整了绥靖主义政策
C.受到了凡尔赛体系制约D.巩固了英国海军地位
3 .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表中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
名称时间参战国家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一战4年多30多个15亿0.3亿3300多亿美元
二战6年多60多个20亿0.6亿4万多亿美元
A.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B.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C.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D.都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重商主义时期(17~18世纪)

是国际经济秩序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相互制衡而形成的权力均势体系

“大英帝国时代”(19世纪~一战前)

总体结构由英国缔造,强调开放和相互依存,形成了英国一统天下的国际经济秩序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

以美国为主导,确立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建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所削弱,逐渐形成了由多种强势国家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角色的时代

——牙买加体系(又称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实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

——摘编自刘笑瑜《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过程及决定因素》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4-26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P.R.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劳埃德·克雷默《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
(2)结合所学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和平思想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5月30日,他订出一个方案,想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他的诱饵是游弋在挪威海岸的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他推论,英国人是不会派出整个舰队来拦截一次有限的偷袭的。舍尔指挥的公海舰队的全郑力量在五十英里之后跟踪着。如果英海军出击,希佩尔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转舵,把追击者引进舍尔的大舰队的射程内。

材料二历时12个小时的海战,英方搜失战舰14艘,价亡6800余人;德方损失战舰11艘,伤亡3100余人。《纽约时报》报道:“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

——《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德兰海战爆发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的理解。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中“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