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缩影: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材料   安特卫普“中奥”的动向始于1912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年柏林第六届现代奥运会被迫停办。战后,被战争中断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从废墟中再生。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办。美国向组委会提供一批军用物资,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也都先后向安特卫普的组委会提供了物质援助,荷兰干脆开来一艘大船,停泊在安特卫普港,供运动员住宿。出于安抚战争创伤的心理需求,这届奥运会的仪式感格外强烈。图1、图2分别为本次奥运会的宣传海报和第一次升起的奥林匹克旗,下表为本届奥运会的最终结果。

名次国家金牌银牌铜牌总数
1美国41272795
2瑞典19202564
3英国16151344
4芬兰1510934
5比利时14111136

——据南方周末《安特卫普:五环旗第一次升起》等整理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解释安特卫普奥运会是当时世界的缩影?概括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国联与联合国的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

国际联盟联合国
时间1920-19461945年迄今
倡导者美国总统威尔逊美国总统罗斯福
总部瑞士日内瓦美国纽约
相同点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为防止世界大战再度发生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而创立
不同点美、苏等强国未加入。日、德等军事强国虽然加入,但日后撤出所有军事强国开始就加入,且加入后很少有退出的国家
没有武力约束可以用武力干预,约束力较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取代国联的必然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国联和联合国中的地位有何相同又有何明显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024高一下·湖南娄底·学业考试
3 .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已经被占领(到1900年时)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一个垄断地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材料二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海报上的文字写着“团结,我们就能获胜”。

——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约900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伤亡共8000余万人,参战国物资总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但大国的军费开支不减反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主导之下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之间力量的相对平衡为基础的新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

(1)材料一中“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具体是指哪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到来的根源。
(2)材料二具体反映的是什么战争,对二战进程产生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概括盟国最终获胜的关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2024-05-19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03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折页: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

20世纪初,英国提出了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举办一次博览会的计划。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计划搁浅。一战后,计划重启。1924年,博览会在伦敦温布利举办。下图为本次博览会规划示意图和相关展览内容

   

——据《谢菲尔德每日电讯》等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英国为什么举办这次博览会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
2023-06-21更新 | 426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为所有民族的自由、自治政府以及不受限制的发展而战,因此,结束战争的安排的每一点都应为了这一考虑之故而设计与执行。错误首先必须被更正,然后要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那些错误会再次被犯下……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应该在其不愿接受的主权之下生活。任何土地,除了为生活于其上的人民的平等的生命与自由权之故,都不应改变主人。除了对明显的错误行为而进行的赔偿之外,不应要求任何赔款。除了为保证世界未来的和平以及世界人民未来的福利与幸福计,不应对权力进行任何重新调整。

然后,世界上的自由人民将会共同订立一个盟约,进行真诚的、实际的合作,这将能够结合起各个民族的力量,以在其彼此之间的行为中保证和平与正义。

——节选自伍德罗·威尔逊1917年5月26日演讲

材料二   战争与和平,对比明显,却在一个共同的背景下变化着。对1914年的大灾难,德国负有责任。只有一个职业骗子才会否认这一点……

我有时会深入到德国文化的神圣洞穴当中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啤酒馆。一条大走廊上聚集着一大群人,在烟雾和啤酒之中,是流行的民族主义叫器,震耳的钢号声带着这德国最高的声音直上云霄“德意志高于一切”男人、女人、孩子,每个人都在这神圣的泥菩萨面前带着收意地丧失了思考能力,眉毛以抑制不住的力量拧在一起,眼神迷失在无限的幻梦之中,嘴巴因顽强的般力而扭曲,在虚幻的期望之中,陶醉于不切实际的希望。这些都是不久即将实现的,只要命运之神所选定的首领发布命令。你在这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古老然而幼稚的民族的基本框架。

——乔治·克雷孟梭《胜利者的光荣与痛苦》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与克里蒙梭的和平目标的分歧,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这种分歧对未来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
2022-06-06更新 | 36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6 .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1)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2)据材料二、三,概括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美军海军基地
1941128美国对日宣战
19421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6诺曼底登陆
19452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586日和9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92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3)根据材料四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须选取2个历史事件分别进行分析说明)
(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7 . 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弈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秩序所代表的利益分配格局倾向于英法等传统欧洲强国……因此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摘编自王黎《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材料二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据【印度】P.A.那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整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之前那样集中的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从性质和盟约的角度,说明国联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的原因。
(2)材料二中,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括甘地对“重建印度文明”的观点。指出二战期间甘地提出的主张和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东欧依赖苏联”的政治表现和“美国经济援助”的名称。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格局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