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凤凰网《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模式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析其弊端。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2)依据材料二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材料三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电视政论片《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划时代飞跃”的基本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0年集体农庄卖给国家99吨小麦就能买一辆“吉斯”汽车,1948年则要卖出124吨小麦,到1949年就必须卖出238吨小麦。1953年,集体农庄义务交售的粮食价格是成本的13.2%,马铃薯价格是成本的7.5%,牛肉价格是成本的5%。对这些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性经济危机波及农业生产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C.赫鲁晓夫经济改革进入死胡同D.工业化建设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024-05-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
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俄)20世纪初谷物的总产量(苏联境内,单位:10亿普)

1913年1920年1924年1925年1926年1927年
黑麦1.20.61.11.41.41.5
小麦1.50.50.81.21.41.2
大麦0.70.30.20.40.30.3
燕麦0.90.40.50.70.90.8
谷物总数4.72.63.14.44.74.5
A.谷物总产量持续增产B.农业集体化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D.实行粮食税利于稳定国民经济
2024-04-11更新 | 31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所示是1925年苏联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主要经济领域所占比重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行业工业批发商业零售商业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26.7%12.1%44.1%
A.私人经济受到严厉压制B.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
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D.国家控制着经济命脉
2023-02-02更新 | 501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
时间谷物生产总量谷物征购量
1928年733.2107.9
1929年717.4160.8
1931年694.8228.3
1934年676269.6
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
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
7 . 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在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由于不同的国情和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同的工业化道路。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作为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绝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到了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

材料三   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战略的举措并说明当时实施该战略的背景。
2022-07-15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育能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材料二   1929年被斯大林称为是大转变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已定,“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急风暴雨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随着新经济政策被抛弃,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

——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9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1-03-03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如表: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对比表,对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
钢/万吨4301830326%
煤炭/万吨355016600368%
棉织物/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00950031%
A.计划经济严重阻碍经济发展B.苏联已经迅速实现工业化
C.农业生产陷入停滞与倒退D.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