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28年8月,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说道,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少播种就可以进入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阶级斗争影响经济发展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
C.农业发展遇到了困难D.指令性的经济模式弊端突显
2 . 在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农机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在四年内增长了3.6倍。拖拉机的产量由1925年的538台,增加到1929年的4569台,各种播种机和打谷机的产量也在不断攀升。这说明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失调B.工业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C.计划经济利于农业发展D.集体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20年代初,尽管连年战争造成的恶果尚未克服,但新经济政策“已经收到成效”,它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而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也在不断扩大,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加强,广大中农群众被吸引过来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据此推断,推行新经济政策(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使国家权力和垄断资本相结合
C.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D.是扩大执政党阶级基础的策略
4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303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苏联工业生产的部分重要指标简表。这可用来说明(     
年平均增长率(1928~1940年)占世界工业总生产比重钢产量
15.8%1928年1940年1928年1940年
2.6%10%430万吨1830万吨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计划经济体制增强了经济活力
C.农业集体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
6 . 美国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中写道:“当预期中的大丰收没能实现时,地方官员奉命加强搜索被藏起来的存粮。在193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斯大林认为农民故意阻挠他的集体化方案,借以挑战政权的威信。”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威信B.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
7 . 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后,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后又大刀阔斧地否定了它。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渊源中的一根主线是布尔什维克所渴望的共产主义,所以战时共产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动轨迹并没有得到彻底消除。这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影响有限
B.斯大林的一些政策渊源于战时共产主义
C.列宁曾部分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更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