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下图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发行的招贴画。招贴画以鲜明的主题,高尚的内涵,振奋人心而非含蓄、模棱两可的物象来表达宣传意图,在一个宣传手段不那么多样化的社会里,通过画面和文字将政治信息无声地传达给每一个观众。苏联发行此招贴画意在
A.鼓舞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B.积累战胜帝国主义的物质力量
C.树立劳动人民主人翁意识D.推动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2021-12-02更新 | 529次组卷 | 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8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 苏联学者认为,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过重的农业税导致大量集体农庄亏损,农业增长速度下降,加深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发展比例失调的现象,城市居民实际供应的粮食远低于政府规定标准;“脱销、走后门、特权、黑市”、长时间排队等社会病症在这个年代得到了发展。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B.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出现失误
C.国家失去了生产分配的自主权D.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下降
2021-11-01更新 | 502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8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光明照耀到高地村》《拖拉机手》等影片被安排配合国内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放映时,放映队往往采用幻灯、快板等形式进行“映前宣传、映间解说、映后讨论”,帮助工农群众看懂苏联电影。材料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迫在眉睫B.国家借助艺术形式进行政治动员
C.当时外交环境较为恶劣D.国内民众对苏联有了全面的了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8-1932年,苏联高等教育招生增加了3倍,技术院校的数量增长了5倍。苏联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美国人的一半,但苏联每年的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却是美国的2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都在这一时期受到过高等技术培训。这表明当时苏联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构建合格的政治接班人梯队
C.培养国民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D.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2021-11-06更新 | 386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学霸纠错(全国通用)-考点14苏俄的经济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1956年,赫鲁晓夫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要归功于党及其为数众多的地方组织的组织工作,归功于我国伟大人民忘我的劳动。”“绝非如个人崇拜盛行时期如某些人试图描绘的那样是斯大林个人领导的结果。”其影响是
A.推动了苏联的重工业尤其军事工业的发展
B.为苏联经济改革提供了政治理论依据
C.阻碍了苏联的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D.从政治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021-09-2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7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1907-1913年,俄国在世界粮食出口中所占份额为45%,被誉为“欧洲粮仓”。但1932-1933年、1946-1947却发生了饥荒,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饿死。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推断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这两次饥荒
B.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下农业发展滞后
C.世界粮食市场饱和使苏联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恶化
D.新经济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引发了苏联粮食危机
2021-09-24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7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7 . 2009年12月3日,普京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道:“从1924-1953年,由斯大林领导的国家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我们赢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同时他也强调“这些成绩是以不可接受的代价取得的。”这表明
A.普京十分推崇斯大林的执政方式
B.斯大林执政期间的贡献被当今的俄罗斯人全盘否定
C.普京对斯大林的评价比较中肯,功过分开评价
D.当今的俄罗斯人很怀念斯大林执政的年代
2021-09-2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7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8 . 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
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
2021-09-12更新 | 5915次组卷 | 5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学霸纠错(全国通用)-考点14苏俄的经济建设
9 . 苏联“一五”期间,各种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约50万件(条),由此而节约的资金仅在重工业领域就达10多亿卢布。“二五”期间,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增加了1倍以上。工资基金在1933年为340亿卢布,而在1937年则已增加到810亿卢布。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激发了新经济体制的创新活力B.提升了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C.沿用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D.调动了工农大众的劳动积极性
10 . 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年1月,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但农业却还没有达到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粮食紧张,生活日常用品短缺。这说明
A.农业集体化政策阻碍工业发展
B.斯大林模式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C.工农业经济结构已是失衡状态
D.优先发展重工业应该长期执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