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尼赫鲁把1927年出访苏联之行称为“俄国的发现”,他说:“在我看来,民族主义似乎过于狭窄,不能解决问题。政治自由和独立当然十分重要,不过它们只是朝着正确方向走的步骤而已。没有社会自由,社会和国家没有社会主义机构,无论国家或个人都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这意味着(     
A.尼赫鲁已从民族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者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被其领导层质疑
C.科学社会主义对印度独立运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D.苏联模式得到了亚非拉地区领导人的普遍认可
2 . 20世纪20至30年代,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印度以及西亚的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先后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在拉丁美洲,各国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和社会民主党中的左派摆脱社会民主主义和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从社会民主党中分裂出来,先后成立了共产党组织。这可用于说明(     
A.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放松B.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024-0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印度国大党激进派代表人物提拉克(1856-1920年)用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论证其思想的合理性,用对印度教经典新的释义来号召群众,利用庆祝宗教节日对民众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化,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这反映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A.注重民族文化与反殖民斗争的密切结合B.利用宗教思想扩大反殖斗争的社会基础
C.采取合法及非暴力的方式组织群众斗争D.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潜在的反殖民因素
2023-12-07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印度使用动力机械拥有50入以上的企业数,从1914年的2874家增加到1921年的3965家。民族工业还打入了重工业部门,其钢产量从1916年—1917年的13.9万吨增加到1928年的60万吨。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B.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施开展
2023-12-04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加纳是通过“分而治之”和“间接统治”的方法进行殖民统治的。这使一些酋长和知识分子认为通过合法的途径就能够使他们争取到民族的自决权,二战后加纳的独立就是在恩克鲁玛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实现的。曾指出“印度和加纳的独立斗争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的恩克鲁玛在独立运动之初指出“现在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自治,一个是用武装革命的方法,另一个是采用合乎宪法和法律的非暴力方法。……我赞成采用后一种方法。”

——摘编自张象《论加纳独立的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恩克鲁玛“赞成采用后一种方法”的原因。

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大事记

为缩短欧亚贸易航程并与英国争夺印度和东南亚的贸易利益,1859年,法国极力支持并开始与埃及合力开凿苏伊士运河。12万埃及劳工为此丧生,埃及政府也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被迫出售运河部分股票,主要被英国购得,1869年运河通行。

1882年,英国驱逐法军后建立军事基地,完全占领埃及并最终取得运河控制权,埃及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同年,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英斗争,但抵抗失败。

1888年,德国联合法、意等国缔结公约,要求保障运河通航的自由通航,英国虽对该公约不满,但不敢挑起众怒,遂于1904年加入公约。

1922年,面对埃及的反英斗争,英国被迫形式上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运河特权。

1955年,因埃及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英、美截留埃及阿斯旺大坝建设贷款。埃及遂宣布运河收归国有,从而引发苏伊士运河危机。

1956年,英国对埃及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在美、苏联合施压下,英国被迫停火,埃及彻底收回运河主权。

1975年,苏伊士运河因中东战争关闭8年后重新通航。之后,在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得以扩建。

2015年,苏伊士运河实现了南北双向航道同时通航。


(2)依据材料二,围绕“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
2023-10-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以上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涨B.亚洲地区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
C.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D.民主启蒙思想在亚洲地区传播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开始夺取政权的斗争。这种差异说明(     
A.殖民体系形成引发民族解放运动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政治斗争
C.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夺取政权阶段D.世界历史发展进入全新时期
2023-09-18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蓬莱第一中学、 蓬莱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段考(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部分)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共产党埃及民族主义政党;摩洛哥部落酋长;埃塞俄比亚皇帝资产阶级;共产党
代表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反抗英殖民统治;摩洛哥反抗西法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殖民主义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责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 .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A.提拉克B.桑地诺C.甘地D.纳赛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