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材料三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现代商贸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
(3)阅读材料三、围绕“第三世界的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腾云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亚非拉人民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如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概况表。表格信息反映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亚洲觉醒非洲抗争
主要途径独立战争民主革命武装斗争
主要反抗对象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英国、意大利等
领导阶级大地产主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宗教、皇帝等
A.英国是占有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B.亚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特征D.拉美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2024-01-28更新 | 3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听取了本国盐商的建议,关闭了印度自身的产盐区,制定《食盐专营法》。甘地放言除非当局不再实行食盐专卖,否则永居海边。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沿海地区掀起了一片自制食盐的风气,全国各地自发举行示威游行。由此可见,“食盐进军”(     
A.迫使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妥协B.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C.促进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D.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名校
4 . 下表所示是20世纪前半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张。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地区名称主张
印度尼赫鲁主义民族自由是最首要、最基本的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与各种反帝力量联合和合作;使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印度尼西亚苏加诺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共同合作;国际主义或人道主义;协商制或民主制;社会繁荣;社会民族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信仰神道
西亚、北非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自由;反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建立一种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以伊斯兰教为灵魂的社会主义
非洲泛非主义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摆脱外来帝国主义的控制,取得政治和经济自由:非洲统一,呼吁全非洲的团结
拉美民众主义民族独立和拉美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反对共产主义,但可以与共产党合作
A.民族主义思潮十分活跃B.社会主义成为各国追求
C.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D.亚洲引领民族解放运动
2023-12-25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并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原有的政治架构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为历史的必然。1618—1648年,欧洲“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之间爆发“三十年战争”,战后签订的和约确立了缔约各方的“国家主权”,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借用“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目的是通过消解封建君主的合法性基础,建立自己的统治。

——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卢梭为“消解封建君主合法性基础”所提出的主张。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清王朝被迫卷入西方所谓主权平等的国际体系中,西方民族国家思想迅速舶来并逐渐取代沿袭几千年的天下王朝观念。在“国将不国”的现实下,形塑一个西方式的强大的现代中国成为当务之急。1902年,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一词,强调“民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而非血统种族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把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结合,指出中国应加以根本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现代的包含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中华民族”。浙考神墙750

——摘编自宋盼盼、周传斌《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三次转换论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词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前20年资产阶级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所采取的举措。

材料三   一战以后,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演化为“民族自决”原则,其首倡者为美国总统威尔逊。作为霸权更替的获胜者,美国可以借此削弱拥有大量殖民地的欧洲列强。然而,这一原则在一战结束后却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由于各国一致奉行威尔逊原则,那些受压迫民族或未受国际承认的民族,自然会打着民族自决的名义,来争取其独立地位。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印度为争取民族独立所作出的努力。
2023-11-2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甘地提出:“纺车和粗布是整个印度合而为一的符号;所以我当这两样东西是一种民族的符号”,“织粗布,穿粗布,应当是印度人的高贵的美德”,“进一尺外国布入印度,就是从饥饿的印度人嘴里抢走了一碗饭”,于是大力推行手工纺织运动。甘地的这些言行(     
A.有利于印度人民的团结B.阻止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C.迟滞了印度的半殖民化D.阻碍了世界文明多元化
7 . 印度国大党在1885年成立时的宗旨是“希望加强目前的政府,使其更接近民众”。印尼“伊斯兰教联盟”在1913年成立时的宣言是“和政府站在一起,并且取得政府支持……逐步以合法的途径达到自治”。据此推知,这两大政党的共同诉求是(     
A.支持政府改革,主张民族自决B.坚持改良方式,谋求政治权益
C.维护工农联盟,稳定社会秩序D.反思革命道路,推崇宪政体制
2023-10-17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欧洲的“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下列不属于这部“民族曲”的是(     
A.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023-10-10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了以废除食盐专卖和取消盐税等为主题的“食盐进军”运动。这场运动被视为印度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认识主要基于两者都(     
A.巩固了民族独立战争的成果B.彰显了民众的反抗精神
C.捍卫了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D.体现了共和政体的活力
2023-09-26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以上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涨B.亚洲地区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
C.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D.民主启蒙思想在亚洲地区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