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开国之后,朱元璋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通过朝贡关系,建构了天下秩序。在朝贡体系之中,周边各国向作为“华夏中心”的中国称臣,每隔一段时期前来朝贡,而中国则给予册封和赏赐。明代形成了包括厚往薄来、勘合印信、朝贡文书、朝贡贸易、朝贡定期等的一套稳定的朝贡制度,在明中期之前,形成中国周边相对稳定的秩序……朝贡关系的核心在于确认和重申政治认同,附带发生商品贸易,但这附带发生的贸易,才是各国来华的目的所在。明人张瀚《松窗梦语》将互市分为“西北互市”与“东南互市”两种,如明人郑晓所云:“盖东夷有马市,西夷有茶市,江南海夷有市舶。”

——摘编自袁灿兴《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材料二   各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策略

时间国家应对策略内容
1929意大利修改进口关税法提高汽车关税
1930美国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提高国内商品价格,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
1931法国修改本国关税法对一切货物征收关税,规定进口限额
1931英国颁布《非常进口法》授权贸易委员会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1931日本调整本国关税向世界市场倾销其纺织品

——摘编整理自许国林、刘宇《从恶性竞争到协调合作: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策略之变》

材料三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朝贡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贡体系在明朝发展到高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国家应对危机的共同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时代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理念,并列举两例体现该理念的外交活动。
2024-02-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决定她的未来,德国曾经的战略选择对中国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 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
第六条 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
——希特勒于1934年11月5日秘密高级军官会议上发言

材料三        联邦德国现代化在确立政治体制的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的基础上,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一,政治上“不能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其二,经济上“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架构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依图示所列顺序概述纳粹集团用武力“建立‘大德意志’”的过程及其结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项“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联系联邦德国作出“战略选择”的相关背景,归纳其崛起之新特点。
2016-11-27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质量调测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忘记的沉痛记忆。和平主义迅速蔓延并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平主义者相信自己的理想主义是抵消法西斯主义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法两国始终处于经济危机与萧条的泥沼之中。十月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统天下开始被打破。英法决策者认为法西斯能够在本国阻止革命发生,在国际上成为遇制共产主义的屏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官员的大多数充满失败主义情绪,他们认为没有力量同时对付德,意、日三个敌人;法国人也一直觉得,德国作为自己的宿敌,在人口与经济潜力上大大超过了自己。同时,英法并不希望英国的影响深入欧洲,在东方,英法又害怕日本的强硬而企图把美国顶到最前面去。但美国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并不肯把责任都承揽过来。

——据张继平、胡德坤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绥精政策"的后果。
2021-04-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摩登时代”,也进入了“矛盾时代”,尤其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为寻求和平发展之道上下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与殖民地简表》


——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二:丘吉尔在回顾二战历史时说,“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国际局势的特征。该特征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2)除了材料二所指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战争”的爆发?
(3)例举二战后,维系世界七十多年相对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2021-02-2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初叶,日本民间就出现了法西斯活动。20世纪20年代,“国本社”“一夕会”等120多个千奇百怪的法西斯组织充斥了日本社会,到1936年法西斯组织已增至500多个。1929年,随着经济危机不断深化,政党体制的政权无法扭转经济危机,加之军部势力与各种法西斯组织的结合,使日本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协调外交”走到了尽头。1936年3月广田内阁成立,法西斯政权在日本确立下来。到1936年时,日本军费已经比193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到国民总产值的47%。军工生产急剧膨胀,坦克部队、机械化部队和化学武器部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全面扩军备战,并确立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伺机南进的扩张战略。1936年,日本先后与法西斯德国、意大利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反动的国际法西斯集团。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特点。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联系密切,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深渊。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联合国在制止武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战争未起之成因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期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20年代,苏联认为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分赃条约的直接产物,是世界反革命势力的总司令部,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的组成部分。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而当时法国外交方针的内容之一是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际联盟以绝对多数的票数赞成接纳苏联并推举它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待国联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影响国联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01-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发起一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政变尝试推翻德国政府,他仍然成功地于1933年通过合法选举成为德国总理。他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开始大规模地重整军备。在希特勒的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再度合并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情况下德国随后推翻《凡尔赛条约》且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扩充部队兵力,而这些强调国家主权的举动也更加提高了希特勒在德国社会的声望。

材料二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进驻莱茵区,这一举动并未遭到其他欧洲列强的干涉。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击入侵波兰。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声望“更加提高”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有何教训?

2017-04-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高级中学校高三4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意大利一心要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因而对奥地利、巴尔干地区和北非都怀有野心。然而,中欧的奥地利是德国窥觑的重大。难以下手;在巴尔干地区,早已存在亲法国的“小协约国”集团;在北非,埃及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为法国的殖民地,只有埃塞俄比亚还保持独立。意大利还把侵略的目光转向埃塞俄比亚。

为了把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加强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实力,1935年10月,意大利不宣而战,从南北两个方向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虽然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抗击,但是国力弱小,军事上没有得到西方大国的有力支援,在总体上处于劣势。1936年5月,埃塞俄比亚全境被意军占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意大利把侵略的目光转向埃塞俄比亚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意大利侵侵占埃塞俄比亚的影响

2017-05-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希特勒的伎俩是,他多年来一直向德国人民表示,他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而保证德国国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整军备。筹备多年,193222日首次召开的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为达成国际裁军协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尽付流水。各国(包括部分小国)都寸步不让地坚持本国利益,决心要保证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安全,这击碎了任何达成普遍协议的希望。

19331014日,希特勒宣布德国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联。退出后马上举行了一次公投。公投的官方结果是,95%的选民支持希特勒的行动,这大大提升了希特勒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希特勒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扩张了陆军和空军,进入了非军事区却毫发无伤,英法不准备和德国兵戎相见。

——摘编自【英】伊思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泰勒【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裁军的努力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特勒成功实现法西斯扩军备战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