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在法国败亡、英伦危急、德国可能独揽欧洲称霸世界时,美国作为一个“救世主”毅然加入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然而,正如美国学者坦言:“美国并非为了世界和平而战斗;相反,它是为阻止一个危险的敌人获得地区霸权而战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霸权主义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
C.消灭法西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D.二战从局部战争变为全球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研究需要逻辑推理,有时也应该运用想像力“神入”历史。如表是历史人物面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第一反应,据此推断这种反应是针对(     
历史人物第一反应
丘吉尔(激动得流泪)“胜利终于属于我们了。”
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我们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
蒋介石“今天晚上去看戏。”
A.《慕尼黑协定》签署B.日本无条件投降
C.太平洋战争爆发D.卢沟桥事变发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提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最终,美国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1)二战后美国在打造新西方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战的导火线和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的影响有哪些?
2022-07-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2021-07-16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是罗斯福自担任总统以来第一次代表全体美国人民讲话。不到1小时,参、众两院一致通过了他的宣战要求。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这次宣战标志着
A.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B.反法西斯国家开始协同作战
C.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6 .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下,都已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丘吉尔这段演讲的背景是
A.共产主义在英国的影响扩大B.德军主力大举入侵苏联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D.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7 . 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尽管国难当头,但英国仍然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对丘吉尔这一表态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英国已放弃敌视苏联的立场B.英苏形成遏制法西斯默契
C.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的公敌D.英苏考虑开展广泛的合作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陆上交通线,并建立西攻印度的前进基地而入侵缅甸。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中国军区出师缅甸,开辟了连接中国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滇缅战场。1942年春,10万中国远征军由云南西部首次入缅援英抗日。在战争中,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迎头痛击,援救了7000多名英军,还解救了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记者等。但由于盟军指挥不协调,远征军撤出。19445月,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再次入缅作战,滇西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遥相呼应,对缅甸日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4年底,中、英、美、印军队和缅甸游击队配合收复缅北大部分地区。到了19455月,日军向缅泰、缅马和缅越边境退却,缅甸全境解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滇缅战场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滇缅战场获得胜利的意义。
9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一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他的叙述中错误有
A.1处错误B.2处错误C.3处错误D.4处错误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二战留给人们的惨痛的记忆组图:


尸骨如山的德军集中营                                           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活埋中国军民



                          美国投下的原子弹爆炸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演讲中讲到: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牢牢铭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2)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最终结果怎样?
(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牢记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战争悲剧重演。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4)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之际,有人建议我国政府设“国耻日”。你认为“国耻日”应定在哪一天?说明你的理由。
2020-07-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