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蒋介石委派财政部长孔祥熙参加会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庆。委员长蒋:4493.密表。货币会议开幕五日,现在分组商议,距离具体程度有待此次集会。美国内部原不一致,国会及银行界尚抱怀疑或持反对,毛财长(美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因急于表现成效,勉强召开,罗(罗斯福)总统亦觉难有把握、于开幕演词内已经略能窥及。协定将来须经各国政府批准,意在应付国会,各国代表对自身希望甚大,而美舆论则认为美国担负太重,连日弟为此事力为毛氏说项,以减困难,惟会内情形各国希望分肥者多对基金摊额分配争持甚烈,苏则要求与英同等,英则支持法、印图占我国之第四席,现正分途运用,想无大碍,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对于将来若将【?】(原文缺失)之运用亦为争点之一,现正进行商讨中。对我国批评善意恶意皆有,均注意于军政用款不当及浪费致通货膨胀,对币制、物价之不安定颇为忧虑,现正分途说明,情形尚佳。所幸我方此来入员均称干练,各方感想颇佳,国际环境不错,不论会议是否圆满成功,总期得一良好印象,以作将来国际会议基础。知注驰陈。弟熙叩。鱼(电报日期)。

——孔祥熙致蒋介石密电(1944年1月6日)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该次会议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分析以上“密电”的史料价值。
2023-10-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日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内容节选自一位美国驻日大使的日记,可供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位外交官的日记

1937年7月8日

中日两军在距北平不远的卢沟桥打起来了。谁是肇事者,还不清楚,不过纳尔逊·约翰逊说,从日本人常在中国驻防军附近举行演习这个事实来看,这种事件早就该发生了,不发生才怪哩。

1940年10月1日

同盟条约是9月27日在柏林签字的……

1941年1月27日

谣言四起,谓日本人正在计划,一旦与美国决裂,便出动全部力量,大举突袭珍珠港。我当然向我们政府报告了。

1941年6月22日

今天传来德苏开战的消息。此事早在意料之中,但这样突如其来,仍令人惊异,我原以为还要迟一点才爆发。

1941年8月14日

今天听到,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某地举行历史性的会议……

1941年12月8日

日本政府只能认为,继续谈判,亦不可能达成协议……一听到开战的消息已经证实,我便下令烧毁全部密码和机密信件。

——摘编自(美)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


请回答:
(1)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评析这则史料的类型、内容。
(2)若要研究日记中记录的某一事件,我们可以补充哪些材料?
2023-07-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普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二战结束后,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部分甲级战犯的审判结论。日本的28名甲级战犯中,7人被判处绞刑、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人在审判期间病亡、1人因精神失常被免于起诉。

犯罪

种类

第一类反和平罪

第三类其他违反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判决结果

罪状内容

共同谋议侵略战争

实行对中国的侵略

实行对美国的侵略

实行对英联邦的侵略

实行对荷兰的侵略

实行对法国的侵略

在哈桑湖区域实行对苏联的侵略

在哈拉哈河区域实行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侵略

命令,授权及许可违反战争法规的行为

无视遵守中对俘虏及平民的条约的行为

东条

英机

绞刑

广田

弘毅

绞刑

土肥原贤二

绞刑

梅津美治郎

无期徒刑

南次郎

无期徒刑

重光葵

有期徒刑7年

注:●表示有罪,○表示无罪,△表示无判定。

一摘编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战犯罪行审判史料编译》


阅读材料,围绕东京审判提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
2023-06-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下·福建厦门·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造成大约2.5万人死亡。根据以下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能得出的结论是(     
认识主体认识内容
参与轰炸的英美军人倾向于把德累斯顿人定位于“受害者”
纳粹政府盟军制造了“有计划的大屠杀”
民主德国政府大轰炸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准备”
联邦德国及统一后政府强调纳粹政权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

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B.国际格局变化加剧
C.主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强权政治色彩显著
2022-08-23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社会记忆以及二战前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使得一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口号失去吸引力。在二战前的和平主义运动中,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和数百万民众寄希望于国联来防止战争。英国对德宣战后,和平主义和绥靖主义思潮在英国仍有很大影响力。英国民众不再像一战时那样用欢呼声以及对军事荣耀的期待去迎接战争,相反,二战被视为一场人们缓慢接受的、不可避免的战争。政府与人民之间缺乏信任,政府的战争动员话语较少涉及人民。负责政府战时宣传的信息部由于机构庞杂、分工不明、人员业余等弊病,给人留下愚蠢且无能的负面印象。在此背景下,政府动员话语逐渐出现“人民战争”的转向。“人民战争”话语延续到战后初期英国的社会转型中。在1945年大选中,工党领导人艾德礼表示,“人民”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必须建立“人民的和平”即符合“人民”利益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工党最终赢得大选,映射出“人民战争”话语承载的价值理念在战后英国的社会吸引力,为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的确立提供了基础。共识政治的基础主要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和福利国家。

——摘编自莫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的生成、传播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说明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生成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11-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些学者对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获奖演说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发现人类珍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所占的比重
和平(Peace)99
希望(Hope)92
安全(Security )86
正义(Justice )85
责任(Responsibility )81
自由(Liberty )80
宽容(Tolerance )79
上帝(God)49
真理(Truth)38

——摘编自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9-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从1941年初到1945年末,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一现象
A.促进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B.表明世界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重
C.根源于“马歌尔计划”的实施D.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实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