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推动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兵力富裕B.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C.日本从东南亚威胁到了中国D.夺取战略优势,获得外部援助
2022-08-31更新 | 325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的物资主要是通过四条海上路线运抵苏联的。

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舰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几年中,苏联从美国得到的物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

《租借法案》的目的,是要使别国能够坚持同法西斯国家作战,以便使美国避免战争或在参战后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租借法案》的提出和通过,对打败法西斯国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虽然租借援助的范围、规模在最初十分有限,但它仍给反法西斯各盟因提供了许多最急需、最宝贵的物资。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经济向战时轨道的转变,美国一方面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行动,另-方面将大批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各盟国的反法西斯战场。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租借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巴西3.19亿美元、荷兰1.78亿美元、比利时0.82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租借援助遍及欧、亚、非和拉美四大洲共38个国家,直接支援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这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世界人民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物质基础。《租借法案》的通过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特别是英国、苏联、中国等国家政府和人民抗击法西斯的信心,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是一个沉重地打击,《租借法案》也使美国“从一个帮助别国有时超过传统中立法规允许范围的友好中立国,变成-个十足的非交战国”。

——摘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的作用。
3 . 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下列军事行动中与此同时开始进行的是
A.B.
C.D.
4 . 下面几幅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西欧大陆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0-09-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北非战局结束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由盟军驻北非部队负责实施。登陆前近两个月,美、英空军开始轰炸西西里岛、撒丁岛、希腊和意大利本土的机场、港口等军事设施,盟军完全掌握制空权。7月4日至9日,美、英盟军分别从北非和中东各港口启航。10日3时45分,美、英盟军在风浪中登陆。由于夜暗和风暴的掩护,盟军登陆后未遇顽强抵抗。11日,德军装甲师对美军实施反击,但被盟军舰炮火力击退。此后,美军向西、向北发动进攻,占领该岛大部;英军则在卡塔尼亚地区受阻。24日,美、英军分别向东北和北方推进,8月17日先后进入东北重镇墨西拿,占领全岛。墨索里尼政府于7月25日被推翻后,意新政府开始与同盟国接触,商谈停战事宜

——摘编自彭训厚《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的意义。
2020-08-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一)历史试题
6 .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和自由。结合所学,按照时间先后对签署于下列地点的联合行动文件进行排序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2020-07-09更新 | 393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8 . 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库尔克斯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列宁格勒战役
2019-01-30更新 | 107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灵山县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9 . 二战期间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内容出现于德黑兰会议的是
A.“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B.“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C.“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保障……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
D.“(罗斯福)建议把德国分成五个自治邦,(丘吉尔)主张把德国分成两个部分。”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0年12月8日,在收到丘吉尔的求援信后,罗斯福即表达了想与丘吉尔进行私人会晤的想法,双方商定于1941年3月或次月进行会晤。但后来由于双方国内事务和战争需要,尤其是1941年春季,希特勒发动了对英国传统势力范围(希腊和南斯拉夫等巴尔干地区)的入侵,直到8月9日,罗斯福与丘吉尔才在纽芬兰的阿金夏会晤。就这次会议的主题和召开的过程来看,可以说是一次“务虚”会,因为这次会议并非要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是要发表一项阐述战争目的和战后和平目标的联合宣言。但这次会晤对罗斯福来说可谓大获全胜,最终昭告天下的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更是罗斯福思想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就英国而言,虽然美国没有同意直接参战和在远东帮助英国抵御日本的侵略,但作为一个非交战国与一个交战国共同发表联合宣言,这本身就是对英国在道义上的一种莫大支持。

——摘编自杨永锋《(大西洋宪章)与罗斯福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的背景及各自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