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一战后初期)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1)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制止俄国”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并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丘吉尔的外交准则。
2023-01-06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攻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弹D.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法西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既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但德国炸弹却突然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德国军队大举侵犯国边界。一小时后,德国大使拜见俄国外交部长,称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但正是这位大使,昨夜却喋喋不休地向俄国人保证,德国是朋友,而且几乎是盟友。

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体一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时,俄国的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他们坚韧不拔,英勇善战,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但是后来,他们却完全同这一切隔绝开了——虽然这并非我们的过错。

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团结一心打击敌人吧!

——摘编自《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的演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那时,俄国的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演说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指出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演说的主要目的。此后,英国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材料二“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他历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丘吉尔对苏联态度有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0-07-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下列国际会议中,中国没有直接派代表参加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
2020-07-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B.七七事变爆发
C.德国突袭苏联D.太平洋战争爆发
2020-07-09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或器法蒙》又称《租借法》,是美因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蒙。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贵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材料二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袅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全,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郡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氏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三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咨文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对比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4)依据上述所有材料,指出其对现实国际关系领域有何启示。
2020-02-11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记住珍珠港”是美国人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口号。作为二战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日本偷袭珍珠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是希望改变中国战场的不利形势
C.摧毁了美军对日作战的能力
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0 . 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指出:“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国际会议召开地位于下图中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