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42年,苏联东部的粮食播种面积比1940年增加了2.3亿公亩,其中远东和中亚增长最快,分别提高了30%和20%,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油菜籽种植面积,则依次升高了37%和27%。这种现象的出现(     
A.是特殊背景下经济策略调整的结果B.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C.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D.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
2023-07-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1917到1920年,西方派遣成千上万的军队涌入俄国;在30年代,西方拒绝与苏联合作;1938年,西方试图把希特勒的祸水引向斯大林;西方多次在第二战场问题上食言;1945年,西方还试图进入那些斯大林认为对苏联安全至关重要的地区。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对苏联一直采取对抗的政策B.绥靖政策对苏联伤害非常巨大
C.苏联与西方关系破裂具有必然性D.冷战思维影响西方对苏联关系
2023-07-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联合国家宣言》的部分内容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停止一切内战。

据此(       
A.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B.成立了国际联盟
C.英法俄等组成协约国集团D.美苏建立联合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4年,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出版了《极端的年代》。在书中,他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从191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第一段,称之为大灾难时期;紧接着的2530年,即到1973年为第二段;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时期,他认为可以视为黄金年代;1970年代以后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为第三阶段,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作者把这一时期称为天崩地裂。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1994年世界史的阶段划分及时代特征的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提出不同见解,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见解不得与材料重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06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帮助波兰会导致英国国力大量消耗
D.波兰灭亡后会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2023-04-25更新 | 13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官方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保卫民主的战争。据此,有些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于1943年底召开了“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要求将煤炭、钢铁和银行收归国有,给予印度独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B.世界大战导致的政治革命
C.政府宣传引发的社会对立D.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
2023-01-07更新 | 3785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重要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重大历史事件,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对其他地区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在各地正受到挑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挑战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被成功地设法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不仅从欧洲历史的角度、而且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都是作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而引人注目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99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至1945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六年的“二战”终于结束。这场战争使世界经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它留给全人类的是无比巨大的创伤和破坏。美国在战争中损失不算太大,194510月在美国纽约成立了联合国。虽然成员国不断增多,但在其成立初实际上为英国所操纵。美国世界第一强国优势依然得以保持。苏联实力虽遭到削弱,但仍得以保存,成为战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先后上台执政进行改革,特剧是在勃烈日涅夫缓和战略和霸权主义的维护下,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摘编自韩德芹《浅析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使欧洲对其他地区的控制明显削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9 . 下图所示为1941年德国出版的宣传画画中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不但把自己的国旗插在非洲腹地,还急于要把非洲(版图)撕扯开来。这幅作品
A.揭示了英美的扩张野心B.充斥着殖民主义的思维
C.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D.暴露了德国的侵略计划
10 . 1939年~1941年,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一支由波兰、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苏联、英国等国籍的志愿者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员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生死患难,直到抗战胜利。这反映了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B.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D.各国援华是实现民族解放的重要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