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有: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它国家得以加入上述宣言。

——摘编自陈海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美国就督促苏联尽快对日参战。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大国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其条件是:1.外蒙古的现状需予维持;2.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需予恢复,这包括: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的优先权;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还苏联。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家宣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协定》的内容。
2 . 在如表的选项中,史实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1933年希特勒上台组阁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1945年成立联合国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吴于廑先生评论道:“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也正是这种出于大国沙文主义的对于国家利益的无止尽追求,最终也让苏联在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该材料反映的事件(     
A.鼓舞人们团结一心抗击法西斯侵略B.促使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D.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2年,英国政府将关于战后经济安排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送交美国政府,美国对此表现出轻视和拖延。1943年春天,美国将“国际稳定基金计划”送交英、苏、中等盟国政府,让更多国家接受并支持该计划,排挤英国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这表明(     
A.冷战格局下交流与对抗并存B.英美战时同盟关系裂痕凸显
C.英美争夺世界金融的主导权D.二战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矛盾
2023-07-03更新 | 38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12月,这场空前的大搏斗使全世界约4/5的人口被卷入,从而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的战争。这场“大搏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B.九一八事变C.苏德战争爆发D.太平洋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二战中,通过偷听人们“无心之语”窃取情报的间谍活动频频发生。为此,苏联在1941年创作了海报《闭上你的嘴!》(见下图)。海报中母亲的儿子在前线战斗,她目光凝视,神情严肃,手指抵唇,警告人们:不要多说话。该海报的设计深意是(     

   

A.规范国内舆论秩序B.激励群众积极参战
C.通过母爱鼓舞前线斗志D.号召人民共担卫国责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奥斯古德曾说:“国家利益被理解为一种只对国家有利的事态。导致人们追求这一目标的国家利己主义动机,是以只关心一国自己的福利为标志的,它是国家集团自私的表现。”美国政治学教授詹姆斯·罗森奥在考察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历史时写道:“国家利益的概念,在政治分析和政治行为这两种意义上均被加以使用。作为分析工具,它用以描述、解释或估价一国外交政策的本源或适当性,作为政治行为的手段,它用来为某些政策进行辩护,提出谴责,或加以肯定。”

——摘编自蔡华堂《论国家利益的实质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知识,对你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清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2-11-14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下列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是
A.《慕尼黑协定》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宪章》
9 . 1941年8月以来,苏联在197个城市居民点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将居民分为四类按不同的标准配给粮食。其中,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航空、化工、坦克、煤炭、石油等部门工人在分配链中处于最高位。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B.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C.保障优先发展重工.业D.确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0 . 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A.①B.②C.③D.④
2020-07-11更新 | 4286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