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俄国获得旅顺后,它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整个满洲,激起了日本和英国的坚决反对。为了对付日英同盟(有美国支持),俄国决定和法国在远东进行合作并结成了俄法同盟(有德国支持)。19042月,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俄国从万里之外抽调过来波罗的海舰队也在对马海战中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两国在辽东半岛进行了多次大型会战,双方的作战兵力都达到了数十万,并首次使用了速射榴弹炮、迫击炮、无线电设备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1905514日,俄国被迫议和,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和旅顺港,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权利。这时,日本的优势地位也像以前俄国的优势地位一样,成为美国所不欢迎的东西。

——摘编自【英】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45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这是欧洲战争结束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三巨头”在讨论战后德国问题和联合国问题上没有太大分歧,而对法国的大国地位有较多不同意见。英国不愿意看到战后苏联称霸欧陆,他希望法国可以重新站立来与之抗衡,最后斯大林妥协了,同意给法国一个占领区,并允许其参加管制委员会。波兰问题是三方争论的焦点,最终英、美向苏联妥协了。因为对苏联来说,波兰问题直接关乎其国家安全,所以对此寸步不让。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不想让英、法插手,他认为两个老牌殖民地大国只是想恢复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因此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谈,苏方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作为回报,苏联得到日本侵占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租借旅顺和中东铁路,保持外蒙古现状等。这样一来,斯大林所得成果大大超过了日俄战争中沙俄的损失。

——摘编自崔健《雅尔塔会议中盟国间的斗争与利益分配》

(1)有人把日俄战争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的特点。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某校一位学生在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主题活动时搜集的部分材料。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内容出处
(日本)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会完全被摧毁。尼米兹海军上将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法)亨利·米歇尔著,卢佩文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来到波茨坦的时候曾携带一份号召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的草案,这个草案我想同丘吉尔讨论一下。这将成为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政府首脑们的联合公告。……丘吉尔和我一样渴望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美)哈里·杜鲁门著,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
A.①揭示了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可直接作为历史依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
C.②是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学者观点,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运用①②③多重证据互证,可以多角度考证日本投降的相关原因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正是由于有了“大国一致”原则,就保证了在大国不一致的情况下,安理会不能采取措施侵犯任何一个大国的利益,从而控制了战后出现的一系列危机的不断升级,避免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迎头相撞,并因此而在整体上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状态。这说明联合国成功维持世界和平主要得益于(     
A.联合国的宪章和宗旨B.大国拥有的“否决权”
C.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D.两极格局的势均力敌
2024-05-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性、跨地区性和洲际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面出,而且发展之势节节上长;非集团、自主权和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和用平等民主协商来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法使世界性交往具体化。这(     
A.促进了亚非拉国家内部合作B.打破了西方主导的旧格局
C.提高了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D.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的秩序
2024-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1条明确,该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被解释为阻止任何缔约国根据《联合国宪章》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采取的行动。之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明确要求依照《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予以登记。这表明《联合国宪章》(     
A.积极参与经济规则制定B.明确了和平解决争端机制
C.构筑了国际经贸的基础D.有效预防了经济危机蔓延
6 . 1944年春节前后,上海沦陷区的爱国志士设计了一款烟标,如下图所示。该烟标的设计理念(       
A.蕴含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信念B.折射出上海广告事业的蓬勃发展
C.彰显出上海民众对埃及的向往D.反映出中国企业已占领埃及市场
2024-04-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百年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以体系交替的形式向前演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心体系三次更迭。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新的互动原则集体安全机制试图取代原有互动原则大国均势;新互动原则实施失败,成员国再次回到原有互动原则。在雅尔塔体系中,集体安全机制与均势原则密切结合,成为新的互动原则;核武器的出现使得单元互动更加审慎。第三个体系是当今世界所处的一超多强体系(1991年至今)。

——摘编自姚枝仲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政治格局演进》

材料二   秩序是一种稳定有序的权力关系结构,伴随地缘政治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是全球秩序的转型,正如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所论及的:非西方世界的崛起使得西方世界秩序的普遍性不复存在,西方国家唯有尊重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建立起和谐有序的世界新秩序。

——摘编自周颖《多极化世界的全球传播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政治格局中心体系三次更迭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世界秩序变动的因素。
2023-09-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