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来统治当地人民。但在行省中城市的地位不一,视它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言。少数对罗马忠诚的城市,被列为自由市,但必须置于行省的管辖和监督下。对罗马抵抗的城市,则被彻底摧毁,土地充作罗马公有地。据此可知,古罗马(     
A.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达
C.着眼于解决国内的民族矛盾D.行省统治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450年左右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法官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C.实现了罗马法律的完善D.成为世界法律的渊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随着古代罗马的不断扩张,罗马公民权对内扩展到城邦内的平民和部分奴隶,对外扩展到被征服的拉丁人、意大利同盟者和部分行省居民。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对外扩张促进管理体制革新B.法律制度发展到完备阶段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缓和D.采用分而治之的治国理念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在其扩张的土地上设立行省,以管理相当的外邦地域和人口,行省的各级官吏负责国防和审理重大刑事案件,以及为这两项有限的国家职能征收赋税,其余的政务由各城市自己处理。帝国以行省和城市为基本的行政单位。当时的行省受到皇帝比较严密的监控。作为行省下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城市还包括周围的乡村地区和小城镇,一般拥有市议会、市政官以及学校、广场和公共水源等。城市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向国家交纳赋税和供应过往的罗马军队。各城市的制度并不统一,皇帝对城市市政的干预主要出于财政的目的,没有强求建立整齐划一的地方行政体制,城市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自治权。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华夏族是中国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民族,除了包含中原地区的夏人、殷人、周人外,也包含当时一部分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郡县制。那时,西域诸族、匈奴称中原人为秦人。汉朝继秦而兴,汉代主体民族始称汉族。汉武帝时北筑长城,西通西域,屯田湟中,设立乌桓校尉,降服匈奴;南征西南夷,设立郡县,平定赵氏南越及东瓯、闽越,于是扩建十三州,郡国一百零三,呈现出“万里一统,海内顿安”的局面。 汉王朝对民族地区根据其各种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和亲或互市,不破坏各民族固有的社会与文化,使民族地区在统一国家中各自按本来的传统发展。正是这样的来来往往,分化聚合,形成了生活方式、礼仪、信仰等一系列民族间新的互动重构以及一次又一次民族血脉遗产的积淀。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对新征服地区的治理举措,并说明推行这些举措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民族区域治理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29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元首称号(第一公民),第二年,他成为元老院首席元老;公元前23年,他将罗马行省划分为元首行省和元老行省。对此英国政治学家塞缪尔称:“他不是上帝的化身,不是上帝之子……他只不过被元老院和人民赋予特别行政官的权力。”这一状况(     
A.表明罗马政治存在一定的民主因素B.使贵族统治在罗马确立起来
C.有利于推动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D.反映出元老院职能得以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早期罗马军团由有足够财产的、能自主提供武器装备的公民构成,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各自回家从事生产。公元前2世纪末期,马略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改革规定“任何公民都可以作为志愿兵参加军队,国家提供武器和装备,并发给士兵货币报酬,士兵服役期为16年”。由此可知,马略军事改革(     
A.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是一场封建化性质的改革
C.扩大了公民群体的范围D.有利于提升罗马军队实力
7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议员都是退休或卸任的行政官,总数是在三百人左右。理论上,元老院只是备行政官咨询的机构,但事实上它的成员由于都是历练丰富的元老,因此反而最具实权。他们在外交、宗教和财政事务上往往具有最后的决定权。这说明元老院(     
A.是最高权力机关B.由执政官组成
C.有助于国家决策D.拥有行政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里程碑是罗马大道上的显著标识,用于路人了解行路地点和距离。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皇帝的头衔名字逐渐成为了碑上文字的主体,而两地之间的距离则放在末尾表示,有的甚至都不进行标识。里程碑内容的变化(     
A.折射罗马政治体制的转换B.反映罗马境内经济联系加强
C.源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D.表明罗马对行省的控制削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2023-09-28更新 | 28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波斯帝国修建了连接国内的驿道,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说法。古代世界大国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各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B.助推了世界逐渐连成日益密切的整体
C.推动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D.都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