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在其演说中有这样的言论:“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以下对他的言论的解读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体现了世界各个地区紧密联系B.说明巴格达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C.反映了罗马帝国商品经济繁荣D.演说家言论夸大其词不足采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境内各个地方社群间的差异较多。罗马不仅将这些千差万别的区域联结成一个整体,更是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塑造出了这些区域间的很多共性。基督教席卷全国,取代了很多地方性宗教传统。帝国各地城市在外观上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这主要体现在公共建筑和城市格局方面。各地行政机构和军队都在同一套高层机构统御下,税务系统则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一些文化上的差异逐渐缩小,如高卢的地方语言大概在5世纪时失传;埃及人不再使用自己的巨型神庙,也放弃了法老时期的建筑风格。人们认为自己是统一的罗马世界的一分子,这种想法不仅存在于城市精英的头脑里,也存在于乡野村夫的意识中,

——摘编自[]西蒙.普莱斯等著《古典欧洲的诞生一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材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10世纪末,在穆斯林地区人造纸张已成功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 世纪中,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后来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方式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 . 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扩及所有人之中,始终如一,永恒不变。颁布有违这一法律的条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地废止它也不可以,同时我们也无法通过元老院或人民摆脱它的约束。”他意在强调“真正的法律”(  )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C.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D.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4 . 公元前578年,罗马国王塞维·图里乌斯推行改革。他设置了监察官,通过监察官对全体罗马公民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然后按照公民财产的多少将公民划分等级。这一做法(       
A.旨在明确分享权利的依据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扩张
C.意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便利罗马成文法的传播
2023-08-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27—公元14年),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于地理考查、地图绘制、分门别类的归档、地籍管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表明,这一时期的古代罗马(     
A.人口普查服务于财税制度B.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
C.公民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D.君主专制程度在不断加强
2023-08-20更新 | 25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材料三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材料四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遭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对以后的西欧文艺复兴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熊家利《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罗马帝国为加强统治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帝国在文明传播与交流中的作用。
7 . 有人谈及古代帝国:“它虽湮没于历史,但其精神仍在我们脑海里荡漾……;它虽是后起之秀,却足以改变世界格局”。它分别指(     
A.古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B.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俄罗斯帝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2世纪,有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罗马城:“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出当时(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B.罗马城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
C.古罗马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古罗马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共和国文化象征的西塞罗,曾经去斯多葛学派开创者芝诺的学校(雅典)学习;斯多葛哲学家塞涅卡,也曾做过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罗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马克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创办的学校学习。这表明古罗马文化(       
A.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B.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C.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2023-06-21更新 | 428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万载中学、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建立大道已有372条之多,形成“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景象;罗马帝国也留下了众多宏大壮观的建筑遗产,其中,壮丽的万神殿、宏伟的大竞技场是典型代表。据此理解此时古罗马帝国(     
①对外扩张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②基督教信仰是社会普遍的文化符号
③联系加强促进经济贸易繁荣             ④发达交通直接沟通与中国汉朝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