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各国要职大多仍由宗室、同姓或大族担任,但是官吏都不再授给采邑,而是领取实物俸禄。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岁举孝廉的察举常科亦初步建立。同年,武帝还诏举贤良、文学,并亲加策试。汉武帝还在京师建立了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东汉中后期,随着豪强大族经济力量的发展,察举和辟召都为豪强大族所垄断。

——摘编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是最高的权力机构,由前任国家长官及其他大奴隶主代表组成,掌握统治权。拥有批准、认可法律,批准当选的最高官吏,管理财政、外交、军事,以及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实权。屋大维执掌政权后,他保留了共和制的各种政治机构:公民大会、元老院和共和时期的官制,但这些官员的权力都被他逐渐架空。从公元前28年到公元前11年,屋大维三次改组元老院,缩减名额,限定财产资格,从中清除了不合格者,安插了大量亲信。帝国内各种官职和人员也都唯元首之命是从。

——摘编自曾兮筠《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官僚主义》

材料三       西洋某史家曾把中国两汉时代的历史,与罗马比较,他说:凡罗马衰亡的原因,中国都有的。却有一件事,唯中国所有,罗马所无,那便是(官员的)选举制度。观此,便知选举制度关系之重大了。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选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春秋到东汉选官制度的变化,说明察举制在两汉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老院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和帝国时代不同的地位,并分析其地位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2023-10-23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早期基督教兴起与传播的过程中,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始终以一种政治的标准和实用的态度裁决基督教,由最初的漠视,到将其视为一种非法的宗教加以迫害,再到承认其合法性,终将基督教提升为国家宗教,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多神教信仰。这一变化(     
A.取决于基督教在帝国境内广泛传播B.使基督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是迫于教会伦理对人民的精神控制D.说明统治者意志影响基督教的命运
2023-10-18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硬核提分(二)历史试题
3 . 公元1世纪前后,古罗马城市设计特别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广场地处城市的中心地带,通常位于两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在空旷的广场周边,分布着神庙、法院和市场等重要建筑和场所。古罗马这一城市布局(     
A.有效缓解了住房紧张的问题B.以为宣扬和肯定现存制度服务
C.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间D.激发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里程碑是罗马大道上的显著标识,用于路人了解行路地点和距离。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皇帝的头衔名字逐渐成为了碑上文字的主体,而两地之间的距离则放在末尾表示,有的甚至都不进行标识。里程碑内容的变化(     
A.折射罗马政治体制的转换B.反映罗马境内经济联系加强
C.源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D.表明罗马对行省的控制削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海外领土的扩张,罗马逐渐建立起行省制。共和国时期,行省的行政管理系统主要由总督和财政官组成。总督由元老院任命,拥有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税收等大权,这推动了军事独裁制的建立。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行省官员的腐败现象相当严重而且普遍。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残暴,经常激起行省人民的起义。特别是共和国末期,内战以及边境蛮族的骚扰入侵,严重影响行省经济的发展。屋大维上台后,对行省制进行了改革,把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加强对行省总督的管理和监督等。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元史》说行省官掌“方面之权”,充“方面之寄”,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元朝的行省犬牙交错,其中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行省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则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及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政府规定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官员等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管理等,设立地方监察网络等,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屋大维改革行省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6 . 在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的职责是统领军队,指挥作战,但必须建立在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支持的基础之上。同时,公民大会有权对执政官缔结的条约或其他举措加以同意或否决。元老院虽然大权在握,但也不敢忽视公民大会与执政官的权力。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马(     
A.共和政体有利于激发其强大活力B.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C.通过分权制衡保障人民主导地位D.贵族完全控制政权
7 . 公元前108年,平民出身的马略决定参加罗马执政官选举。他向贵族梅特鲁斯求助,对方让他不要有非分之想,但马略成功当选罗马执政官,并在此后七次选举中担任此职。遗存名单显示,公元前2世纪晚期的执政官中,约20%的人来自此前50年中没有出过执政官的家族。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A.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B.贵族丧失政治主导地位
C.公民内部矛盾有所缓解D.执政官的权力不断扩大
2023-09-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来自叙利亚的亚麻布、毛织品和各种水果,来自小亚细亚的羊毛、木材和小地毯,来自意大利的酒、油和各种制成品,来自高卢的谷物、肉类和羊毛,以及来自西班牙和不列颠的各种矿物,能畅通无阻地销往各地。”材料体现了罗马帝国保持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贸易自由B.物产丰富
C.开放包容D.管理高效
9 . 罗马帝国早期的纪念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高大,超乎常人,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皇帝的不同形象体现了罗马帝国(     
A.君主政治的发展B.对外扩张的频繁
C.海外贸易的发达D.文学艺术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146年之前,以意大利为基点,西部是迦太基的势力范围,东部是马其顿、希腊的势力范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迦太基,在马其顿推行行省制,并破坏了科林斯地区。这一变化(     
A.促进了公民法的完备B.受帝国经济发展影响
C.为罗马扩张奠定基础D.源于马其顿帝国衰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