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丁语原本是古代意大利的一种地方语言,到公元前后,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语言。中世纪时期,拉丁语仍被视为最神圣的语言,是欧洲各地区教会统治下的宗教、文化和行政语言。15世纪,欧洲出现众多出版社,出于商业目的,它们倾向于出版各种用民族语言写成的书籍,拉丁语书籍往往遇冷。16世纪,现代欧洲各国民族语言日趋成熟,逐渐替代拉丁语成为本国的母语和第一书面语言,拉丁语逐渐衰落。

——摘编自王亚蓝《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等

材料二   1635年,致力于“纯洁和规范语言”的法兰西学院成立,为后世各国的语言机构树立了语言标准化的典范。……17~18世纪,欧洲各国的皇室非常推崇法国文化,并且以在宫廷中讲法语为荣。1714年,法语正式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外交语言。如表为截止到2020年法语的使用情况。

使用人口构成(百万)母语人口77.3说明:
除法国外,很多欧洲居民的母语和第二外语为法语。
法语国家大多分布在西非。此外,法语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之一。
二语人口199.3
地理分布洲际数量4
国家数量29
国际组织联合国、欧盟、国际奥委会、世贸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

——摘编自刘海涛《国际语基本特征的衡量指标探索》等

(1)世界语言地位的变迁折射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分析法语能够成为国际性语言并延续至今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自由民捕获逃亡奴隶应归还其主人……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同时,将奴隶视为奴隶主财产的一部分,侵犯了这部分财产权亦受法律的严惩。还规定:“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规定:“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应缴纳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可见,奴隶在社会上不能与自由人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阶级属性也是昭然于世。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和后五表的补充等。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具有“平等性”;它在条文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体现了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和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和审慎性。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相似性及其实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共和国初期,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一番斗争,成立了拥有全权制定法律的十人团,于公元前451—前450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

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尤斯法,废除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次年,设置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职位,初为3人,后增至6人,并规定平民也可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同时也可能出于当时军事上的需要。

公元前367年,罗马共和国通过的《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500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成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

公元前326年,罗马共和国通过了波提利阿法案,禁止以人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

公元前287年,罗马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而后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颁布了一项法律,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对贵族斗争胜利的影响。
2024-04-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时期,当政者热衷于建造各种大型娱乐设施,如座位达25.5万个的大型竞技场、可供1600人同时洗浴的浴池等;为获得民众的支持,当政者还会举办各种节日和赛会,如农神节、牧神节、平民赛会、谷神赛会、酒神赛会等。公元3世纪中叶时,罗马城每年有177天在举办各种赛会。罗马娱乐活动最受欢迎的是竞技性活动,主要有角斗士间的角斗及角斗士与猛兽的搏斗。罗马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但在战争与掠夺中走上了殖民化的帝国之路,并形成了以公民为主体的寄生性城市文明。与罗马政府尽力向全社会提供公共娱乐活动不同的是,汉朝政府很少向百姓提供公共娱乐活动。但是汉王朝的娱乐风气也颇为兴盛。其娱乐活动的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皇室宫廷与权贵富有之家所养的乐舞百戏艺人,这些艺人的表演主要在汉代官贵及豪富家中进行,并不面向社会;另一个来源是民间的乐舞百戏表演团体,这些团体众多,他们表演的节目种类也很多,有舞蹈、高难度杂技、俳优戏、幻术等。汉王朝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农民是王朝统治的基础所在,因此汉王朝的娱乐活动多与生产相关联。

——摘编自马新、陈树淑《汉朝与罗马娱乐生活之比较兼论汉朝与罗马文明基因之差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社会娱乐活动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汉朝与罗马社会娱乐活动不同的原因。
2023-08-29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多元共生的世界古代文明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治城市是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而且都是政治体制不完善的产物。罗马帝国的自治城市大多数是通过军事征服而形成的,这些城市的自由民一开始就是强者、征服者。因此,当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世界以后,帝国行政制度的基础依然是自治城市。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则不然,他们绝大多数是经济发展和武装斗争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基础,但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因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或军事原因而产生。如果说西方城市的政治制度与传统诞生于罗马帝国的自治城市,那么它的经济属性与商业属性则产生于中世纪的西欧自治城市。掌握货币使城市具有了经济实力,他们用金钱赎买的方式向封建主购得自治权,因此可以说,货币是市民阶级巨大的政治平衡器。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材料二   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中诞生了一种新的政治文明,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上,城市居民拥有人身自由;第二,城市土地属于自由财产,不归封建王国或领主管辖;第三,市民只要向其所属领主缴纳一部分税款,那么在城市范围内就可以拥有非常多的自由。

——摘编自[比利时]亨利·皮雷《中世纪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自治城市与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400多年时间里,出现了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共和制、民主制等不同政体。古希腊的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思考和探索政治体制与国家治理问题。一些古希腊先哲提出了正义就是善,认为国家治理者应该是正义的善者,城邦的治理必须具有至善理念,城邦的治理必须是法治的治理。古希腊城邦社会经济和文化能够得到不断繁荣发展以及取得巨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主治理的发展。

——摘编自许耀桐《国家治理:古希腊城邦的启示》

材料二   罗马帝国前期,屋大维对行省制度进行了改革,将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元首省的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由元首直接任命并对元首负责,新征服的地区自动成为元首省并有军队驻扎。元首经常派监察官员到各行省巡查,包括元老院省在内。屋大维开拓了公用驿道和建立了邮驿制,使首都与各行省的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元首能够及时收到地方官员的报告。屋大维还设立税务都察使一职,主要职责为前往各行省收取税款。他规定行省禁止举行各种集会、结社活动,但却有意识地宣传对元首的崇拜,几乎所有的行省都建立了罗马女神庙和奥古斯都(屋大维)圣庙,人们每年都从行省内各地聚集到省府举行隆重的祈祷仪式。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城邦治理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前期行省制度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治理措施的因素。
2023·江苏南通·二模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起初只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城邦,生存空间十分有限,战争就逐渐成为罗马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对迦太基的战争期间,政府向罗马人借款以支付巨额战争费用,然后以战争中掠夺的财富赔付。消灭了迦太基,罗马逐渐向地中海东、西部发展,开启了并吞希腊世界的活动。到了帝国时期,穷兵黩武仍然是罗马存在的常态。所以罗马人认为边界就是要使敌人恐惧。对于日耳曼人和帕提亚人等,不能对等与之谈判和平,而必须是由罗马赐给他们和平。用金钱求和,更被认为是耻辱。在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军力进一步下降。但罗马因不满意于之前要向达契亚交纳钱币以换取和平的协议,还是发动了对达契亚的战争;最终将达契亚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

材料二   汉朝建立后,高祖的注意力仍然是要扫平割据的中原诸国,当时驻守在代的韩王信投降匈奴,信的部将也和匈奴联合,所以才出兵击匈奴。尽管凭借完善的财政管理系统,由编户齐民组成的汉朝军士在组织、装备、物资力量等方面要胜过匈奴。但是,从高祖到武帝初年,汉对匈奴采取的是防守政策,希望以长城为界,双方各保平安。只有在汉武帝时有一段主动反击的时期。对于打胜仗的将军,也没有像罗马那样大张旗鼓地歌功颂德给他们修建凯旋门、纪念碑。总之,西汉一代的边防政策,遵守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原则,这与罗马是完全不同的。到了东汉,南北匈奴分裂,方才出击,打败了匈奴,免除了匈奴对中原居民生产的骚扰破坏。

——摘编自马克走垚《汉朝与罗马:战争与战略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与罗马在战争与战略方面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的战争与战略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023-03-31更新 | 636次组卷 | 8卷引用:热搜题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单元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中国史上诞生了首个大一统王朝。天下统一后,各种新制度、新政策陆续登上历史舞台。……一夜间,一个拥有全新国家结构与特征的大一统国家拔地而起。

——摘编自[]西嶋定生《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材料二: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在治理理念上,既重视要在中央,强调天下一统、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又强调因俗而异,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这种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摘自习近平2014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进入所谓罗马的和平时期。在此时期内,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当时,在希腊和意大利北部出现了带轮的犁,在高卢出现了割谷器。水磨也在公元前1世纪由小亚细亚传入西方,得到推广。各行省的农业却发展起来……呈现经济繁荣景象。帝国的统一使各地交往畅通无阻,商业活动活跃起来。行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交换……这使得帝国内部的区域性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在政治层面推行的“新制度”,并概括其“全新国家结构与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理念的特点,并以元朝为例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推动罗马帝国空前繁荣的有利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但常设官职非常少,直到公元2世纪,中央和行省的高级官员不过150人左右。罗马境内存在众多地方风俗与文化,甚至同一行省内部都保留着自己部落首领的藩属国。即使是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中于一身的皇帝也不可能将触角深入城市和乡村,只能仰赖行省和地方的精英阶层治理各地。行省总督是该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总督之下是罗马帝国的基本单位自治市,每个城市设有官员、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秩序,保卫疆土和向中央政府输送税收,即使是这些任务,地方政府大多也仅限于倡导,而非通过政府投资系统开发和兴办。通过把治理责任委托到地方,罗马人有效地削减了行政成本,维持了庞大帝国的运转。

——摘编自晏绍祥《与距离斗争:波斯、罗马与秦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材料二   罗马城起于山丘之上,台伯河河床较低致使当地居民日常取水极其不便。帝国境内地势险要之处的水源无法满足军事需要,位于西班牙的陈旧供水系统也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从而修建了赛戈维亚古罗马高架引水桥,引水桥由2.04万块石块堆砌而成,共由166个圆拱构成,128根石柱支撑,长728米,高30.25米。引水桥巧妙地结合赛戈维亚的地势特点进行设计,将河水引向地势较高的城市区域。

古罗马高架引水桥

——摘编自李延梅、周小儒《浅谈西班牙赛戈维亚古罗马高架引水桥的建筑设计之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实行地方自治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古罗马高架引水桥的目的,并指出赛戈维亚高架引水桥的建筑特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7千纪到前1千纪,东地中海贸易作为早期贸易活动的代表,以黑曜石、青金石和青铜的金石之路为典型,贸易形式基本上是原始的物物交换。金石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上层贵族的需求,具有零散分布、时断时续、区域贸易的特点,但是客观上通过若干贸易路线的互通与交集也沟通了爱琴文明、古埃及文明、叙利亚﹣巴勒斯坦文明、赫梯文明、两河文明和伊朗文明区域。

——摘编自刘昌玉《上古时期东地中海世界的商路分布与贸易活动》

材料二   公元1-2世纪,随着印度洋季风规律的发现、地中海世界造船技术在埃及红海沿岸的传播、埃及红海港口及尼罗河之间交通的改善以及东方商品消费市场的扩大,罗马、埃及与印度次大陆远洋海上贸易迅速发展……随着"罗马和平"的到来、消费量的增加、政治竞争的助推和奢靡之风的盛行,罗马人对东方产品的需求增加,经由埃及东方贸易在罗马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东方贸易比学者们普遍强调的规模更大、运作更加复杂。东方贸易在帝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编自陈思伟《埃及与印度次大陆的海上贸易及其在罗马帝国经济中的地位》

(1)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贸易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贸易活动对上古时期社会交流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罗马帝国“东方贸易”兴起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4-05-01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