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1年,德国完成民族统一后,面临着南部各邦分离主义势力的威胁;同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社会主义运动不断高涨,直接危及德意志帝国的政治根基。为了消除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以俾斯麦为首的帝国政府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则积极制定各项社会立法,企图用“怀柔政策”来消弭社会主义运动的锐气、强化中央政府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领导职能。俾斯麦敦请国会于1883年通过了“医疗保险法”。1884年,德国议会又通过了“事故保险法”,对治疗费用和长期失去劳动能力者的救济金问题作出各种规定,如由于工伤事故而丧失劳动能力者,前期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各项费用,其后的费用和救济金则由工厂医疗保险基金和雇主支付。1889年,德国又颁布和实施了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法,该法令规定:老年保险费用由雇主和工人各出50%而在服兵役期间则全部由国家支付。1911年,德国正式建立了全国性的保险法典,使参加各种保险的人数达到1360万人并把长工、农业工人和临时工统统强制纳入保险体制。

——微博作者《社会保障体制》

材料二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以前,即传统的社会保障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为1978年至1992年,即反思传统社会保障和探索新的社会保障时期;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1998年,即新的社会保障选择时期;第四阶段为1998年至今,即新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保障日常工作的依据只是社会保障的相关条例、通知、暂行或试行等行政规章,直到2010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才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相较于德国比较顺畅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历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过程缓慢且曲折

——阳秋林《中德社会保障体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德国建立社会保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德国社会保障的建立对中国社保改革的启示
2021-12-1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