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黑奴贸易在人类近代史上,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印第安人口数量约5390万人,到1570年减少到1351万人,1650--1700年间进一步减少到936万人。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是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疟疾黄热病和天花等,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这种状况导致欧洲各国转向从非洲贩运奴隶,以代替被灭绝或被杀戮的美洲原住民。随着美洲金银矿的大量开发和种植园经济的膨胀,对非洲黑人奴隶的需求便急剧增加,国际贩奴规模愈来愈大。成千累万的非洲黑人血肉之躯,给西方奴隶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

——摘编自吕昆《黑奴贸易的兴起与发展》等。

材料二1833年美国反奴隶制协会成立,到1838年该协会已有1346个分会;会员人数达10万,“达到甚至超过了英国废奴运动在其顶峰时期的力量”。北部社会自由劳动生存方式和废奴主义者的思想宣传,确立了“自由劳动"观念在北部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尽管北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南部黑人奴隶的权利、自由和幸福,并不是主张立即无条件解放奴隶的废奴主义者,但是北部社会的主流在思想上不认同奴隶制,并且出于自己经济发展考虑反对奴隶制扩张。

——王金虎《南部奴隶主与美国内战》

材料三虽然“奴役”已被当代国际法确定为国际犯罪即危害人类罪……作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和殖民地的遗毒——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在世界各国远未消除,而且还广泛存在着对非洲后裔的系统性歧视。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非洲裔居民乔治·弗洛伊德因白人警察跪压脖颈导致窒息死亡,该事件随后在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龚刃韧《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废除及其原因》


(1)黑奴贸易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的影响。
(2)19世纪大西洋两岸掀起了废奴运动,美国北部废奴运动发展迅速。阅读材料二,指出美国北部兴起废奴运动的根本动力。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是如何废除奴隶制的。
(3)黑奴贸易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其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阅读材料三,概括指出黑奴贸易的遗留问题。美国内战时期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2020年仍然发生了美国白人警察导致非洲脊居民乔治.弗洛伊德窒息死亡的事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独立战争后美国社会黑人种族问题的认识。
2022-10-3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电影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在美国,早期人们主要是到镍币影院观看电影。这种廉价的娱乐满足了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美国移民的需求,因此大受欢迎。镍币影院的成功刺激带动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为美国影业主导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好莱坞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户外拍片,地貌多样,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周期,于是大批的制片人纷至沓来。一战爆发后,欧洲电影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很大打击,美国则借机大规模进军国际电影市场,一战结束后,好莱坞便一直引领着世界电影业。到1920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电影收入来自对外电影出口。20世纪20年代末期,好莱坞在技术层面进行了革命,于是有声电影诞生。三四十年代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蔡卫《美国电影艺术史》

材料二1960年代前后是美国的多事之秋,美国人遭遇了严重的信仰危机,诸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好莱坞电影进入严冬期。1967年成为美国影史上的转折点,此后直至80年代后期,美国电影进入新好莱坞时期。该阶段电影一改前一时期中庸保守的倾向,大胆揭露各种时弊,质疑旧传统与旧秩序,更为贴近社会现实。如电影《毕业生》再现了年轻人的信仰失落与精神迷茫;《野战排》揭露越战带来的肉体和心灵创伤;《飞跃疯人院》强调反对压迫,追求自由、自我的美国精神。在这一阶段,好莱坞类型片注重迎合年轻人的喜好,人物形象前卫,时尚元素增加。同时不断探索新模式,比如制作低成本、反主流的独立电影,此外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出宽银幕电影,提升观众观影体验。透过电影传达出的美国式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了银幕前的全球观众,而电影中某种关于暴力、性与享乐主义的负面元素也在日益侵蚀着青少年等迷茫群体的心灵。

——摘编自苏兴莎《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电影业能够引领全球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好莱坞时期美国电影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 . 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英国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旨在应对严峻形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关税保护的市场成为各国农产品的倾销地,使英国农业面临困境。1931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1932年通过《进口关税法案》规定对除小麦、玉米、肉类和羊毛以外的进口农产品征收10%的关税。1936年的《食糖工业法案》对甜菜进行生产补贴,到1939年,政府对甜菜的补贴金额共计约4200万英镑。1931年和1933年,英国政府先后发布了两部《农业市场法案》,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对农业市场进行调整,进而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这使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英国经济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六年间,共实施了八个国有化法案,其中包括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实行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1951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农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并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推行经济改革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西德已经超过战前德国的生产水平,而到1958年,它更是成为西欧头号工业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西欧国家也经历了“经济奇迹”。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西欧人享受着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法国人也有所谓“光辉的三十年”的说法。英国经济受老工业部门和丧失海外市场的拖累,因而落在其他国家后面,但它的增长速度也快过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年代。

材料二   当持续的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短缺时,西德和其他国家就开始引进外国劳工加入本国的劳动大军。战后欧洲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亚洲、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前欧洲殖民地的移民也大批涌入。客籍工人和移民成百万地涌进欧洲,后来导致了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不满,在经济状况欠佳时尤其如此。大型移民社群越来越多,导致新的、经常具有种族因素的社会摩擦,考验着种族和文化上日益多元化的欧洲社会的适应性和宽容度。

材料三   西欧在经济上扩张的同时,它在一个整合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系中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过无数关于欧洲联合的提议。二战后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强化了一个理念,即西欧的未来在于一体化。有一些欧洲领导人曾经强烈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1949年来自10个国家的国会的代表在斯特拉斯堡建立了一个欧洲理事会,希望它成为联合起来的欧洲的立法机构。尽管欧洲理事会的成员国数目逐年增加,并继续支持欧洲联合的思想,但它从来没有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上层最富有阶级和下层最贫穷阶级相对缩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却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轴心逐渐由过去以资产为特征。转化为以职业为特征。1970 年,美国白领人数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 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以上。同时,以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具有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以及政府文官等为主体结构的中产阶级群体逐渐形成。

——摘编自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人数与规模有所萎缩。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滑落到社会底层的中产人士约有380万人。约占中产阶层总数的14%。同时,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加剧,1974年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到了2007年,这个比例已经扩大到23. 5%。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使中产阶级的生活极不稳定。在美国,1981- 1984年,《财富》杂志前500强企业共裁掉了300 万份工作,1989年的48.5万失业者中,有65%是管理者、专业人士和办公室职员,20世纪90年代初,大企业的雇佣率从1970年的21%下降到10%

——摘编自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出现困境的背景。
2022-11-04更新 | 658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大力推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1946年通过《民用航空业法》,将民航机和航空站收归国有,并成立了直属国家控制的三家航空公司。19471月政府又将海底电报和无线电报的各公司国有化。1945年先后将技术水平低、长期亏损,需要动用巨额的资金才能进行技术改造的煤炭、钢铁和电力工业部门国有化。194510月通过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法案》,以方便政府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同时继续执行1944年保守党政府通过的教育法案,194611月颁布了《国民健康服务法》,使居民享受免费医疗。从1945年到1948年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险制度。工党政府所实施的改革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因而受到英国人民的欢迎,许多人以为这就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杜奇华《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
2022-07-27更新 | 21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探索·实践·变化

《政府论》是洛克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近半个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为新政权提供了理论论证。

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他指出,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君主只是用心血来潮或毫无约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没有任何准绳和规定约束君主的行为。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用“光荣革命”后的史实说明英国政治变革是如何体现洛克思想主张的。

瓦特在中学学习了法语、希腊语,还自学了德语、意大利语,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和看懂更多优秀外文文献。瓦特本人在伦敦学艺期间购买了《数学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工作期间阅读了不少书籍,了解了关于蒸汽机发明的知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瓦特在蒸汽机改良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一些精准测量与数量化表达的问题。

——摘编自韩玉德、安维复《试论詹姆斯·瓦特的工匠精神》


(2)依据材料,概括瓦特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影响。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据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3)依据材料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代表人物主张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2006)
认为“福利国家”巨大的日常开支成为国民经济中沉重
的财政负担。实行这种制度,就会有“太多的人终生依赖他
人生活”,主张废除“福利国家”。
[美]保罗·萨缪尔逊
(1915—2009)
认为“福利国家”实现了充分就业,实行了公平的财富
和收入分配,创办了各种福利设施。断言“福利国家会长期
存在下去”。

——摘编自李琮《对“福利国家”的一些认识》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得民心并且得到后续各届政府继承的扶贫政策就是社会救济托底、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的援助开发,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1965年,美国“开端计划”开始实施,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4~6岁的儿量,到2010年,每位儿童通过该计划可获得7600美元的资助,有效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摘编自左晓斯《发达国家乡村贫困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卡特政府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防止滥用医疗经费。1977年8月6日,卡特宣布了推行工作福利计划,把工作与福利紧密结合,以求缓解失业和减少福利开支,他认为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福利负担问题的重要途径。里根、布什政府一改新政以来扩大社会福利和联邦政府干预政策,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转入私人经营轨道,以减轻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里根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他还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背景。
9 . 【美国社会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的“进步时代”,这一时期美国奉行主导性的不干预理念,导致了大量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或者居住条件恶劣。当时进步主义者通过拍照展览、出版著作、巡回演讲等形式试图唤起社会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并对欧洲一些城市政府为控制住房发展成本而购买廉价土地的做法给予肯定,期盼以此推动政府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规制,保障住房的基本标准。其中代表人物维勒成立的全国住房协会,在倡导政府和慈善机构建立“模范廉价公寓”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朱亚鹏《美国“进步时代”的住房问题以及启示》

材料二   19301968年:美国制定了最早的临时住房保障法案,联邦政府出资,地方政府建造公共住房,并通过贷款担保和发行债券,提供住房贷款。1949年的《住房法案》进一步扩展公共住房规模。

19681986年:1974年《住房法和社区发展法》实施后,美国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政策基本上以房租补贴为主,从而将联邦住房援助由住房供应领域转到住房消费领域,并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参与热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出台一些其他调整、辅助计划,作为房租补贴计划的补充。

——摘编自孙填龙《浅谈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步时代”住房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战争起源于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由于当时北方控制在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劳动党手中,美国为了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南方,并在1956年支持南方吴庭艳成立越南共和国。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越南的国内冲突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

——摘编自郭辉《战争回声》

材料二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但始终无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原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却是久战不决……。美国在西欧盟国离心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片面在东南亚追求的霸权利益,忽视英法两个主要盟友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和现实政策,结果在越南战争中失去英法的军事支持和政治合作。而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使美国政府公开宣战和进行战争动员的底气不足,它没有也不能向美国民众充分说明为什么要在越南从事战争。

——摘编自《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材料三 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

——尼克松《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冷战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2-10-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37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