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非洲引起了重大变化,战时生产激增以满足原料和食物需求,许多殖民地大力发展了基础设施以增强重要战争物资的采掘和运输。此外,数十万非洲军队不仅在非洲,而且在欧洲和亚洲服役和战斗,因而一代新人阅历了更加广大的世界,他们在战后回来时带来了与他们离开时大不相同的观点。每一场战争结束时,复原的军人无例外地都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非洲的情形正是如此。此外,曾经用来争取非洲人支持战争的反法西斯主义和亲民主主义的宣传,并未从非洲人心消逝,既然值得为了民主到欧洲去战斗,那么为什么不能为了民主在非洲战斗呢?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到了。

——摘自凯文·希林顿(英)《非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非洲的进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到了”的原因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英属东南非洲殖民地主要农业发展计划(部分)。这一系列计划出台旨在(       

计划名称

时间

所在地

主要内容

进步农民计划

1946

尼亚萨兰

鼓励农民采取翻土作垄、筑堤等土壤保护措施;政府为采取农业保护措施的农民提供扶持

非洲人农业改良计划

1946—1947

北罗德西亚

强调运用牛粪、轮耕制、杂草控制以及等高垄维护等土壤保护措施;执行计划的进步农民将会得到以化肥和农业设备为主要形式的补贴

进步农民计划

1947

博茨瓦纳

殖民政府农业官员教授农民培育株行种植和轮作制等农业改良技术
A.促进非洲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B.团结非洲以对抗法西斯侵略
C.维护英国对东南非洲的殖民统治
D.提高非洲农业生态保护水平
2024-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二战后东亚与拉美发展模式对比。据此可知,两种不同发展模式(     

东亚模式拉美模式
文化背景儒家文化:勤奋、节俭储蓄、教育拉美天主教:运气、英雄主义、身份地位
政府干预灵活务实僵化迟钝
政治稳定政局稳定考迪罗(军人政府)政局较为动荡
A.以各自的历史和国情为依托B.以实现独立自主为发展前提
C.以市场为经济发展的主推力D.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发展方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说明1763年到1914年欧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